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格达伊核问题谈判将举行 美伊关系或仍存变数

2012年05月22日 09:3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2年初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浓浓的硝烟味还未散去,昔日剑拔弩张的对手如今已经做好准备,坐在谈判桌前。

  明天,备受关注的伊朗核问题六国及欧盟与伊朗对话将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从几个月前差点擦枪走火,到如今貌似握手言和,伊核问题的博弈剧情实在转换得太快。

  如今,美国再次和伊朗坐在谈判桌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表示,更多的还是受美国自身环境的影响:

  董漫远:首先美国面临大选,现在奥巴马政府主要精力是关注国内的经济问题,是怎么样赢得大选,眼下对伊朗核设施动武显然不是太合适。

  尽管各方都表示在伊朗核问题上存在共识,但要想将共识转化为具体成果,谈何容易。光是会谈的地点和时间,六国与伊朗就进行了多轮磋商。与此相比,双方的立场分歧更是复杂千万倍。前往巴格达参加对话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冯悦采访时表示,与会谈地点相比,会谈的内容和怎么谈更为重要。

  马朝旭:走上轨道以后,下一步究竟如何进行对话,就什么样的问题进行对话,这个是我们这次巴格达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各方都有不同的想法,各方也有各自的关切,包括在谈什么、怎么谈的问题上。

  对于即将举行的对话,伊朗表示,与各国之间的核对话将带着"善意和诚意"。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示,允许伊朗拥有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利。但在和平作为基调的谈判室外,战争的阴影依然不肯离去。

  据外电报道,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表示,美国已经制定了向伊朗发动袭击阻止该国拥有核军事力量的计划。

  一边是美国宣布希望用外交手段及经济制裁解决伊朗核问题。另一边美国又高调展示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表示,一打一拉之间,美伊关系再次出现冰与火的大逆转,并非没有可能:

  董漫远:6+1谈判框架对美国来说是它两手准备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将来一旦这些框框对伊朗的核计划不起作用,美国就会把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了。

  纵观美国、伊朗的关系史,美伊之间的嫌隙早已延续近三十年,只是在最近几年,两国频繁的"嘴仗"又填上了一笔"核色彩"。董漫远表示,核问题的背后,显示出美伊之间的战略裂痕绝非一时可以弥补:

  董漫远:因为伊朗的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关系,美伊关系在伊朗核问题上爆发出来,但是背后所反映的是美国的中东战略与伊朗庞大的地区构思所形成的直接的战略冲撞,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核问题是美国找的一个借口,没有核问题,美国也要找其他的借口。

  对此,中方代表团团长马朝旭表示,处理伊朗核问题,各方应该扩大共识,妥善处理分歧。

  马朝旭:伊核问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说,伊斯坦布尔对话会开启了对话的进程。那么,我们希望巴格达对话会能够开启一个实质性谈判的进程。

  伊朗核问题从2002年爆发以来,至今已过10年。其间,谈判举行了多次,联合国安理会还先后出台了4份对伊制裁决议。但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使伊朗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大。那么,即将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六国及欧盟与伊朗对话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