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子扎根贫民窟教人变废为宝 获称“垃圾天使”

2012年06月15日 17:2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女子扎根贫民窟教人变废为宝获称“垃圾天使”
6月13日,一名工作人员展示用易拉罐拉环制作的工艺品 新华社发

  英国女子简·沃克16年前一头扎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著名的贫民窟,帮助居民用垃圾制作时尚品,变废为宝。同时,贫民窟居民的生活逐渐改善了,孩子上学了,大家感激地称沃克为“垃圾天使”。

  产品进入高档商店

  马尼拉通多区附近有一座名为“烟山”的垃圾山,旁边的一栋四层建筑是沃克所创慈善基金会所在地。沃克在这里教授贫民窟的母亲们用捡到的旧杂志、易拉罐、旧衣物、牙膏管、塑料瓶等废旧物品制作拎包、钱包、首饰等,独特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法新社14日援引沃克的话报道:“我们设计笔记本电脑包、iPod包、电脑箱,各种尺寸的手包、购物袋、晚宴包、时装饰品,还用旧报纸制作餐垫。”

  产品不仅售往菲律宾各大连锁商店,还走进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和中东地区的高档商店,售价往往在1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所获利润一部分分给参与制作销售的母亲和基金会员工,一部分用于基金会项目。

  沃克的基金会不仅教授贫民窟居民生活技能,还开办了一家小学,免费招收500名贫民窟子弟。

  辞去家乡高薪职位

  回忆第一次走进“烟山”周围贫民窟的场景,沃克依然清晰记得当时所受震撼。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沃克正在马尼拉度假。一天,寻找日出观赏地时误入贫民窟,看到一座蔓延的垃圾山,冒着滚滚黑烟,这就是“烟山”。

  “这一幕对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人而言,非常震撼,”沃克说,“许多人睡在地上,没有流动水,没有电。他们一无所有,靠垃圾艰难度日。”

  她决定帮助这里的人,于是回到家乡南安普敦,辞去出版社主管的高薪职位,迁居马尼拉。她用自己的积蓄和朋友们的捐赠,把垃圾山附近一座废弃仓库改建为学校。

  手头的钱很快就花完了,沃克不得不寻找其他资金来源,“我想,为什么不把垃圾变成可以获利的东西,我们由此开始”。

  她不辞辛劳,与贫民窟的母亲们一起刷洗可再利用的废弃物,鼓励贫民窟的孩子走进她办的小学。她赤脚在贫民窟淤泥地里跋涉的形象见诸菲律宾媒体,获称“垃圾天使”。

  帮助贫民改善生活

  沃克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菲律宾和国外一些企业及学校提供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不少人慷慨解囊捐赠现金,帮助沃克继续这项慈善事业。她的学校2009年得以重建,耗资100万美元。

  沃克的慈善基金会现阶段有大约80名全职雇员,包括教师和社工。大约150名贫民窟母亲经常在基金会做工。

  基金会帮助不少人改善了生活。贫民窟居民查莉塔·卡西诺的三个孩子都进了沃克的学校。她说,沃克让她敢于梦想终有一天能离开垃圾山,“只要够努力,就能获改善”。

  这些感悟正是沃克继续跋涉的动力。她说:“他们是最鼓舞人心的一个群体,他们非常贫穷,却依然以最积极的方式看待生活。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开始学习,一户户家庭离开垃圾山,我意识到自己让这里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黄敏 新华社特稿)

【编辑:戚易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