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时评:伊朗核问题进入博弈新阶段

2012年07月03日 19: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盛夏时节,伊朗核问题进入“多事之秋”。

  继美国6月28日开始对伊朗实施新一轮金融制裁后,欧盟又于7月1日开始全面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3日,伊朗核问题六方(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专家级会谈,讨论落实前几轮会谈所达成的共识。

  就西方而言,通过制裁和禁运来迫使伊朗在谈判桌上让步,又压又谈的“双轨制”正在显露威力;对于德黑兰来说,如何应对西方层层递进的“软刀子割肉”式制裁,是一场新的考验。简言之,以西方经济制裁升级和实施石油全面禁运为分水岭,伊朗与西方在核问题上的博弈进入新阶段。

  有专家把石油禁运比作一把“双刃剑”,一旦动用起来双方都有损伤,关键是看谁伤得更重。

  欧盟近几年身陷债务危机,多数国家经济陷入低迷状态,石油禁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有半年的缓冲期,欧盟成员国早在今年初就开始寻找替代油源,加上沙特阿拉伯等国已提高原油产量弥补石油供应缺口,因此石油禁运对欧盟经济的负面影响已被大大降低。当然,伊朗毕竟是欧佩克内第二大产油国,高盛曾预计国际原油价格会因石油禁运达到每桶115美元,如果国际油价飚升,肯定不利于欧盟的经济复苏。但目前来看,石油禁运尚不至于对欧盟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而伊朗的情况则不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85%以上。尽管伊朗在过去多年能够设法规避诸多制裁,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伊朗难以躲避这次欧盟全面禁运对其经济带来的重大打击。

  除了欧美,日本、韩国和土耳其等主要伊朗石油进口国也都纷纷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尽管德黑兰采取种种措施寻求替代买家,同时向老客户提供价格折扣等优惠措施,但仍未挡住石油出口大幅下滑的趋势。美欧的长期经济制裁,已经使得伊朗经济形势日趋恶化,货币急剧贬值,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据统计,近9年来,伊朗年通胀率均保持在13%以上,2009年一度达到25%。可以预料,随着石油禁运的威力逐渐显现,伊朗的经济与民众生活将雪上蒙霜。

  那么,德黑兰是否会按照西方期望的方向变化、将核计划纳入西方设计的轨道呢?目前看,伊朗还没有低头服输的迹象,很可能会与西方展开新的较量。

  作为对石油禁运的回应,伊朗议会日前起草了议案,呼吁政府禁止“向制裁伊朗的国家运输原油的油轮”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议会经济委员会也表示,他们已就如何应对石油禁运举行会议,并将于近期公布相关应对措施。霍尔木兹海峡在国际航运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伊朗决定向欧盟国家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必将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和双方的对立情绪。

  但德黑兰也没把谈判的大门关死。人们注意到,伊朗外长萨利希日前就提出,伊核问题“只能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

  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这不仅符合西方的利益,也符合伊朗的利益。人们希望,西方与伊朗的博弈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应是各方的最终目标。(记者吴黎明)

【编辑:王忠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