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国前总统之女参选民调领先 或成韩首名女总统

2012年07月11日 09:5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韩国前总统之女参选民调领先或成韩首名女总统
朴槿惠(左)年轻时与父母的合影

  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前非常对策委员会会长、实际上的党首朴槿惠10日正式宣布参选总统。朴槿惠所获民意支持率大幅领先朝野其他潜在竞选对手。只是,这名前铁腕总统朴正熙的长女若要入主青瓦台,需赢得更多年轻人支持。

  现场 倡幸福推公平

  当天上午在首尔西部永登浦一座购物中心前举行的集会上,朴槿惠身穿熨得笔挺的红色上装,声称要“为把大韩民国建成人人能实现梦想的国家而奉献一切”。

  她说,国政运营应以国民幸福为优先。“人们说,这个国家经济在增长,但他们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好,没有更幸福……你们正等待变革,朴槿惠会让变革成为现实。”

  大约1000名支持者在台下欢呼朴槿惠的名字,挥舞国旗、气球和横幅。他们大多是中年或老年人,同样身穿代表新国家党的红色衣服。

  “政客们总是陷入政治争斗和诽谤,不关心与国民生活相关的事情。”朴槿惠说,“我从政以来,即便蒙受损失也会信守承诺。为遵守对国民的约定,我曾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今后,我依然会为兑现承诺而斗争。”

  这是现年60岁的朴槿惠第二次参选总统。她2007年在党内预选中以微弱劣势不敌现任总统李明博。韩国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任,李明博定于明年年初卸任。

  朴槿惠说,韩国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老龄化社会、低生育率和青年人就业难;为实现国民幸福,需要推动经济民主化、创造就业岗位和制定合适的福利政策。

  经济民主化以实现“经济公平”为主题。她说:“我们的经济模式过于注重效率,忽略公平的重要性。结果,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平等变得严重。”

  朴槿惠承诺增加服务业和科学技术投入,取消“不必要的监管”,同时,采取更严格措施让“那些影响力巨大、似乎无所不能的企业履行应有社会责任”。

  韩国联合通讯社说,相比2007年首次竞选总统时承诺“小政府”、减少税收和监管,作为保守派政治人物,朴槿惠这次参选向左翼政见倾斜。

  朴槿惠承诺改善韩朝关系。“‘冷战’结束将近20年,南北依然无法建立基本的信任。”她希望终止“相互猜疑、对抗和变化无常的恶性循环”,努力让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进展,为建设一个和平、互信的新朝鲜半岛“迈出第一步”。

  民调 优势明显胜出有望

  上周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朴槿惠所获支持率为42.4%,有望赢得党内预选,进而以明显优势赢得12月19日总统选举,成为韩国首名女总统。

  首尔大学融合科技院院长安哲秀所获民意支持率为19.6%,排名第二。这名计算机病毒专家和企业家受到年轻人推崇,尚未宣布参选。最大在野党民主统合党国会议员、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秘书室长文在寅名列第三,所获支持率为15%。(胡若愚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人物

  朴槿惠

  “第一女儿”兼“第一夫人”

  父母被杀后远离政治

  1952年,朴槿惠出生于大邱市 。

  1961年5月16日,其父铁腕将军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李承晚政权,入主青瓦台,韩国从此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军政时代,朴槿惠那时候还是个9岁的小女孩。在成为“第一女儿”后,朴槿惠的青年时代便伴随着悲剧性事件。1974年8月,朴槿惠的母亲遇刺身亡,时年22岁的朴槿惠不得不中断在法国的留学生涯,回到韩国接手了“第一夫人”的职责,时常陪伴朴正熙出席一些重要活动。这些经验为朴槿惠今天在政坛上的崛起打下伏笔。她曾经回忆说,5年的“第一女儿”经历让她理解了什么是政治权力,也学习了如何处理国家大事。5年以后,她的父亲朴正熙也被杀身亡。之后多年,朴槿惠从公众视野的中心消失了,她在一些教育机构担任了近20年非政治职务。

  2002年5月,重新踏入政坛不久的朴槿惠做了一件令世人赞赏的惊人之举———以平民身份访问平壤。她是第一位访问朝鲜的韩国前总统子女。在当时朝韩关系既有进展又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作为朴正熙的女儿和在韩国政坛具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朴槿惠对平壤的访问极具象征意义。她极为难得地受到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接见。

  2005年5月24日,朴槿惠曾访问北京。

  几十年没换过发型

  尽管频繁在公共领域活动,朴槿惠的私人生活几乎不为外界所知,一些年轻人奇怪她为什么几十年没有换过发型。为争取年轻选民认同,朴槿惠当天在集会中注重互动,回答支持者写在卡片上的提问,与台下人群唱动感十足的歌曲,试图改变所谓“贵族形象”。(综合报道)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