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称中美人权对话美难唱独角戏 施压效力有限

2012年07月25日 09:28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第十七轮中美人权对话23日、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和美国负责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共同主持。在波斯纳23日致辞中,这一美中实践20余年的外交对话机制是“建立强大美中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中方也表示,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与美方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交流。此轮人权对话仍被美国舆论视为“向中国抛出棘手问题”的机会,不过美联社说,时过境迁,拿人权个案压崛起的中国已然“效力有限”。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23日表示,在美中各个级别会晤场合,美国都会提“法治、个人公正、平等及西藏问题”,而且“华盛顿具备向北京提出相关议题的能力,表明两国关系较为成熟”。美联社24日称,尽管奥巴马政府一再表示人权在其对华政策中处于中心,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美国想借人权对话对中国施加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难。“中国是美国最大债主,且美国需要在叙利亚、伊朗、朝鲜核问题等方面寻求中国支持”,所以此时提人权,美国不那么硬气。

  中美人权对话始于1990年,20多年间,该对话机制时断时续。美国《迈阿密先驱报》24日分析称,美中人权对话的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以前大多时候是西方舆论唱“施压的独角戏”,“似乎在人权场合,中国天然矮人一截”,可近年来,眼见借由人权改变中国的图谋无法得逞,同时金融危机让西方经济、就业、民生等沉疴显露无遗,西方的人权“独角戏”少了几分底气。有西方人权组织或活跃分子称与中国进行人权对话“没意义”,指责美国谈判者“对华软弱”。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22日称,美国应把“中国在政策和行动上进行公开、切实的改变”,作为与北京举行人权对话的先决条件。“大赦国际”则称,中美人权对话无法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无法“让中方正视严峻的人权状况”。

  美联社称,有分析说中国与西方大国进行人权对话“不过是为免于批评和保持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从而把人权对话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中国,而实际上,如2006年起中国-加拿大人权对话“处于停滞状态”,正是加方主动之举。(记者 陈一鸣 温宪)

【编辑:戚易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