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美国枪支泛滥远远超出枪支文化范畴

2012年09月03日 11: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枪击案频发,已使人们开始变得麻木了。仅在8月份的一个月内,31日,新泽西州发生超级市场枪击案,造成3人死亡;23日至25日,芝加哥连续发生枪击案,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24日的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枪击案,1人死亡,9人受伤;18日,纽约布鲁克林一名19岁的男子在大街上疯狂开枪,5人中弹受伤,其中一人大脑死亡;16日,亚利桑那州新奥尔良枪击案,两名警察身亡:9日,阿拉巴马州多森市夜总会枪击案,3人死亡;5日,威斯康星州锡克教寺庙枪击案,7人死亡,多人受伤,使得奥巴马总统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宣布全国下半旗致哀。

  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大约有10万人无辜遭到枪击,有3万多人被枪打死,平均每天死在枪口下的无辜者有近百人。据统计,美国枪击致人死亡的案件频率是高收入国家的15倍,是北约其他国家的10倍。而枪支泛滥,是美国枪击案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报道,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达2.83亿支,每年的枪支销售量达450万支。美国人申请拥有持枪证十分简便,购买枪支弹药非常容易。今年来,每发生一次重大枪击案,都会引起美国社会一阵要求严格管控枪支的呼声,掀起一场美国民众对于枪支管控问题的激烈争论,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正在竞选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都对枪支管控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避而不谈。美国民间枪支泛滥,枪击案频繁发生,美国民众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美国是个法制严厉的国家,要想管住枪支泛滥问题,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美国政府为何在枪支管控问题上表现得如此消极呢?

  建国之初,美国人普遍拥有个人枪支,形成了所谓枪支文化。但是,2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枪支泛滥已不是简单的枪支文化所能解释的,它已远远超出了枪支文化的范畴。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在美国建国之初制订的《美国宪法》中,就把美国公民私人拥有枪支与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和平集会自由以及结社自由,列为同等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未曾尝试要修改这条法律,即使是增补严格管控枪支的法律,都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以免给反对派留下口实。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态度同样如此。这可能是美国总统回避枪支管制问题的首要原因。

  其二,枪支问题已成为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政治问题。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奥巴马不愿意得罪一大批支持拥有枪支的选民,也不愿意得罪枪支生产商。美国对于是否应该禁枪或进行严格枪支管控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很难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曾表示要严格管控枪支,得到了部分选民的支持。但是,由于担心民主党上台后会实行枪支管控,购买枪支和申请拥有持枪证的人数急剧上升,这也是美国目前枪支泛滥的原因之一。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再也不提枪支管控问题。

  其三,制造和销售枪支弹药已形成一部分人的重大利益链。成立于1871年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是美国最大的枪支拥有者组织,声称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维权组织,拥有会员400万人,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仅在2010年,这个协会就从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那里得到赞助费2.53亿美元,其它年份也在1亿美元以上。美国《财富》杂志曾声称它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院外游说集团,它每年花在美国国会进行游说活动的经费都在百万美元以上。由于它的游说活动,美国一些州和美国国会关于加强枪支管控的提案都曾胎死腹中。而且,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渗透到美国总统大选和政治决策之中。比如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这个协会就曾向共和党捐款1000万美元。

  其四,党派斗争也是阻碍严格管控枪支法案获得通过的重要原因。共和党在其竞选纲领中,明确支持美国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力,反对枪支管控,美国共和党总统多数都持反对枪支管控的立场。美国前总统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终身会员。可以想象,奥巴马要想在国会通过一项管控枪支的法案将会十分困难。

  其五,崇尚个人自由是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思想基础。在一些美国人看来,私人拥有枪支是保障个人安全的必备条件。80多岁的老妇,10多岁的儿童,枪杀威胁他们安全的悍匪,常常成为美国媒体津津乐道的故事。实际上,国家的安全,集体的安全,才是个人安全的保障。一个动乱的社会,私人拥有的枪支越多越不安全。

  美国在建国之初就允许公民拥有枪支,这是历史形成的,是其他国家无法仿制的。私人拥有枪支泛滥,是引起枪击案频发的诱因,但枪支本身是不会杀人的,只有当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时,才会有更多的拥有枪支的人铤而走险。(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徐长银)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