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埃及利比亚转型后更“警惕”美国

2012年09月13日 02:5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埃及利比亚转型后更“警惕”美国
11日,埃及开罗,示威者翻越美国驻埃及大使馆围墙,拉倒了美国国旗。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的反美抗议中遇袭身亡。与此同时,埃及的驻美使馆也爆发了抗议活动。引爆这些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是一部有亵渎伊斯兰先知之嫌的电影。但分析人士也指出,事件背后也折射出埃及和利比亚经历去年变革后伊斯兰势力的崛起,而美国对此并没有做好准备。这些国家在经历“民主转型”后,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警惕美国。

  【背景】

  变革后伊斯兰势力壮大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认为,这些反美抗议爆发的大背景,是去年“阿拉伯之春”变革风潮后,伊斯兰势力在这些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贺文萍说,埃及和利比亚在穆巴拉克和卡扎菲执政时,伊斯兰力量受到了严重的打压。而在他们下台之后,像穆斯林兄弟会这样的伊斯兰力量实现崛起。这些伊斯兰力量声称自己是旧政权中受迫害的一方,于是得到了民众的响应,力量不断壮大。

  贺文萍说,在中东北非很多国家,伊斯兰势力成为主导、或很重要的力量。比如在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上台,还出现了戴着面巾的主持人等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一旦出现亵渎伊斯兰教的事件,就像是一个火星,必将激起这些国家民众的反抗情绪。”贺文萍说。

  【博弈】

  事件不仅因为宗教原因

  贺文萍认为,这次反美抗议并不完全是宗教的原因,还折射出这些国家与美国及西方势力之间存在的一种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

  贺文萍说,一直以来,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都非常强势,新生的政权也谋求本国政治的独立性。贺文萍举例说,以埃及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为例,他上台之后,首先访问了中国和伊朗,“这些外交手段,都表现了埃及寻求政治上的独立性,而不是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起舞。”

  此外,在埃及,反对以色列同时反对以色列背后的美国,体现了一种“政治正确”。这些国家的民众认为,之前的政府和美国走得太近,牺牲了阿拉伯的利益,现在不想再接受美国的指挥。“民间一直有这样的情绪存在,那么靠这种情绪上台的政治势力也愿意迎合这样的民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永成也认为,美国当初贸然出手,扶持了新兴政权上台,但对如何应对其中的伊斯兰激进力量,却没有做好准备。

  【影响】

  大使遇害冲击美对埃利政策

  驻外大使遇害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事件,这对美国对埃及和利比亚的政策会有何种冲击?贺文萍认为,发生这样的事件,会让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新政权更加提防。

  贺文萍说,美国对于这些国家新生的伊斯兰政治力量一直不太放心。之前美国对其是采取既接触但又不完全信赖的策略。因为这些政府毕竟是民众选出来的,美国一直试图将这些新政权维持在一种可控的状态。

  贺文萍认为,这起事件对美国是一个教训,美国需要反思,在与这些转型中的国家、特别是充满着浓郁宗教、民族情绪的国家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宗教情绪。

  开罗出现暴乱,使新埃及政府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因为他们一直在试图让世界相信埃及的稳定和安全……在开罗,美国大使馆前出现抗议活动是常态,因为很多人对美国持怀疑和愤恨态度,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但之前的抗议活动都没有攻击过大使馆。 ——《华盛顿邮报》

  美国大使遇害威胁到美国同利比亚新政府之间的关系,后者刚从卡扎菲手里夺取了政权,同时,事件也让美国舆论对“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开端”的前景感到失望。 ——《纽约时报》

  利比亚过渡政府一直努力对该国大量的武装组织施加压力,但这些武装组织拒绝放下武器,并将司法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周二晚上的领事馆暴乱很明显摧毁了过渡政府的这些努力。 ——英国媒体 (依水)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高美

【编辑:官志雄】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