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能成功扮演中日之间“调停者”角色吗?

2012年09月17日 22: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17日在日本访问时,先后与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防卫大臣森本敏举行会谈。帕内塔呼吁强化美日同盟,声称现在正是应该强化美日关系的时期。他还表示,希望在钓鱼岛问题上为中日两国充当“调停者”角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7日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希望美方切实恪守在钓鱼岛归属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态度”,并指出“《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不得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的利益”。

  在钓鱼岛纷争持续发酵之际,美国成功扮演“调停者”角色的可能性有多大?帕内塔此行会给当前局势带来什么影响?就当前网民关心的钓鱼岛局势等相关问题,本网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杨伯江。

  杨伯江:我觉得帕内塔成功扮演中日“调停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不是由他个人决定的,而是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以及中美关系上所处的立场有关。美国在亚太的地区战略是要保持地区均势,包括中日关系这些大国关系适度的张力,要有一定的紧张性,既不要矛盾过于激化使之出现冲突,又不能真正的和解,紧密合作。美国希望中日关系必须在这个区间振荡和波动。

  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论是当时问题的生成,还是后来矛盾的激化,都跟美国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美国是问题的始作俑者之一,也是矛盾激化的推手。当前美国对钓鱼岛采取的是保持对偏日的政策,这本身就不再是一个美国所讲的中立立场。所以不要空谈自己是中立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说明问题。所以我想“调停者”的可能性不大。

  问:外交部16日表示,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与之前我国公布的钓鱼岛领海海基线与地理坐标相比,此举的意义是什么?

  杨伯江:我想这是一个义务,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履行我们的国际法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我们大陆架的划定超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以外的时候(在350海里之内),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界定,我们是履行相关的国际法程序。我想意义就在于无论是领海起点的划定,还是这次东海外大陆架划定方案向联合国的提交,都将为中国在东海海域的行使主权,维护权利提供一个法律基础。

  问: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6日确定要把争端闹到联合国的方针。他表示要在联大发言时表明日本的立场,还要借联合国的舞台争取美国、越南、菲律宾的支持,以迫使中国在“外交围堵”下做出让步。如何看待野田的这一表态?

  杨伯江:我想这可以说明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的外交博弈在从双边的领域,走向三边了,因为帕内塔也来了。同时也走向国际机构,走向多边的平台,我们向大陆架委员会提交了方案,日方要去发表诉求也是一种举动,我想日方是想要打公关牌来呼吁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支持,因为日方要想在多边国际打牌,在联合国要比东亚更合适一些,因为在东亚区域内日方和其他国家有一些矛盾,对日方的声音应者寥寥,在联合国呼吁会有一些国家获得支持,像野田所说的美国、越南、菲律宾。

  但是日本也要看到这个行动可能会引发相关国家的后续反弹。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看到韩国外长准备要提日韩领土争端等,这样之后的一个结局,日方未必能够真的占到便宜。我想这是着眼点之一。还有一点,野田表示如果21号当选,就会到联合国去这样讲,就是告诉日本国民,如果我一旦当选就会到最有权威的国际机构提出日本的诉求,代表日本国际的声音,这是为21号的选举造势和拉票,民主党选举之后还有众议院选举,给选民一个预期,用这个预期来为自己拉票。

  问:16日中午,历时三个半月的东海伏季休渔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每年进入钓鱼岛海域作业的渔船有1000多艘。日方近年对在钓鱼岛及周边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实施干扰、登临、驱赶,今年的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

  杨伯江:这就看日方怎么行动了,因为今天晚上船就要到了,日方如何反应,我想会是影响形势下一步发展、走向的一个因素。日方的动作会影响趋势的下一步走向,也会影响中国的下一步反制。(记者 董晓)

【编辑:曹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