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论称美国欲助盟友遏中国 财政紧缩力不足

2012年09月24日 11:1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9月19日文章】题:美国的破产外交“重心”(作者乔治·阿穆劳)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最近展开地区访问时承认,在美国把“重心”转向亚洲的过程中,经济援助将发挥关键作用。尽管承认了这一点,但希拉里未能提出大幅度增加对东南亚盟友提供非军事援助的具体计划,从而凸显了美国的财政困境和未来投射经济影响的能力。

  推动亚太军事化

  随着美国力求把外交政策重心向亚洲调整,这个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面临着双重挑战:一个是中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增强,另一个是中国通过常年在该地区开展金援外交所积聚的软实力。除非美国能赶上或超过中国的经济和财政优惠条件,否则其“重心”政策将因为强调战咯事务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中国在该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慷慨的援助和迅速增长的经济。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两个因素促进了许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尽管中国最近围绕南中国海上的有争议领土与菲律宾和越南发生对抗,从而使人对它的长期意图产生了疑虑,但迄今为止,中国在本地区不断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帮助抑制了这些忧虑。

  不过,随着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争夺优势地位,该地区将更趋于军事化。美国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作为所谓战略“重心”的内容之一,有60%的美国海军将部署在亚洲。美国在东南亚维持着多个强大盟友,其中包括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同盟。

  10年来,美国以军事和反恐训练及武器装备的形式提供的援助流入了上述5个国家。2008年8月份的国会研究所报告显示,在美国的反恐援助接受国名单中,印度尼西亚位居跨首,2006至2008年获得的年均援助为1.5亿美元。其次是菲律宾,同期获得的年均援助为1.19亿美元。国会研究所报告说,这些援助的指定用途是反恐训练。

  欲助盟友遏中国

  但是,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援助还具有间接遏制中国日益增强的地区影响力的双重目的。近几个月以来,美军紧锣密鼓地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举行联合军演。

  —年来,中国加紧维护对有争议海上领土的主权,与菲律宾和越南发生了多起涉及渔船和军舰的冲突事件。有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目的是控制南中国海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防过分依赖中东燃料。

  尽管华盛顿坚称只想保障南中国海上的航行自由,主权争议各方应该通过和平手段消除分歧,从而避免了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但美国同时又向该地区的盟友提供新的军事援助,加强它们与中国抗衡的能力。

  这一点在菲律宾表现得最为明显。去年,美国把向菲律宾提供的对外军事援助(供美国的盟友采购美国多余军事装备的资金)增加了两倍,达到3000万美元。

  美国去年协助菲律宾政府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海岸警卫队刚刚退役的一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并在今年5月份向菲律宾海军交付了另外一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达拉斯”号。

  目前正在洽谈购买第三艘军舰的事宜。

  财政紧缩力不足

  在美国帮助菲律宾并加强与越南的战略关系的同时,中国也通过经济外交的方式在该地区缔结了强大的盟友。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是本地区从北京接受财政援助最多的三个国家。援助的形式包括资助、软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还有贸易协议和私人投资。

  美国向该地区提供的经济和财政援助相形见绌。今年7月份公布的国会研究所报告说,在美国2013财政年度的全球十大援助接受国当中,没有一个是东南亚国家。以色列占据榜首,获得30亿美元,坦桑尼亚则位居第十,获得5.31亿美元。

  国会研究所报告指出,奥巴马政府申请在2013年向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提供的援助仍然低于10亿美元,与宣布转移“重心”之前的数额大抵相同。南亚和中亚今年共获得了50亿美元的援助。同一份报告指出,对外援助是“为减少赤字而大幅度削减开支的诱人目标”。

  尽管希拉里等美国官员大谈增加经济援助以扶持“重心”转向政策的必要性,但最近的金融危机和耗资不菲的战争迫使政府实行财政紧缩,从而很可能会限制华盛顿在短期内增加向地区伙伴和盟友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只要这种局面不发生变化,美国的战略重心就缺乏经济支撑,在中国相对更为雄厚的软硬实力面前,很可能会黯然失色。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