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称中国已了解奥巴马 不期望发生根本变化

2012年11月08日 15:4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11月5日文章】题:中国评估美国的总统选举(作者格里尔·麦泽尔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位研究美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最近指出:“很奇怪,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没有成为北京专家的热门话题。也许是因为还有南中国海等其他热点问题。”不错,对中国而言,今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与邻国的争端也呈上升趋势。然而,中国并非因为这些议题才忽视了对美国总统竞选的报道。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关于此次对选举的报道,中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手法。评论的重点不在奥巴马赢得连任或者罗姆尼组建共和党政府会对中国造成何种影响,而是大谈打“中国牌”的危险,或者两位候选人在对华政策方面并无实质性的不同。

  中国对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似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一点:抨击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场景的一部分。然而,中国的分析人士承认,这种老套做法“对中美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给美国人留下的印象是,中国要为美国的衰落承担责任”。事实上,打“中国牌”“抨击中国”或者“找替罪羊”的行为无处不在,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尽管有无数文章指出,中国不是美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但它们也承认,把经济和失业等问题政治化是当今美国竞选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尤世界民情项目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说到最关注的问题,有87%的美国人提到中国持有美国的巨额债务,有71%的答问者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流失到中国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61%的答问者认为是对华贸易赤字问题。”然而,当奥巴马和罗姆尼围绕这些问题发表评论时,大多数中国分析人士认为,这完全是出于竞选活动的需要,而并未反映美国民众的忧虑。因此,他们也许有必要意识到,这些言论有时恰恰体现了国内的情绪。北京的分析人士不仅应该关注精英的言论,而且应该对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展开更加积极的分析,因为它可能预示着美中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法国《费加罗报》11月6日文章】题:中国评估美国的影响力(作者阿诺·拉格朗日)

  美国赢得了最新战役,但是中国还没有输掉整场战争,两个大国在亚太地区展开激烈的影响力战争。这种感觉在中国知识阶层占上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最近表示:“这一次我们输了,但10年后输家将是美国。我们可以比美国政府更有耐心。”

  中国实际上是自己为劲敌铺开红地毯。近年来,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行为让整个地区警觉起来。到处发生领土纠纷,包括越南、菲律宾和日本。很多亚洲国家不安地注意到中国的新影响力,于是重新转向美国。甚至缅甸这样北京羽翼之下的国家也与华盛顿恢复了关系。

  奥巴马迅速钻了这个空子。刚好一年前,他宣布了所谓的“转向”战略,打算让美国转向亚太地区。

  北京不期望即将到来的大选产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奥巴马连任肯定不会不受欢迎。因为米特·罗姆尼猛烈抨击中国以及“受到操纵”的人民币。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了解奥巴马,中国不喜欢不确定性。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