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国出兵马里“反恐” 分析称为转移国内矛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16日 10:5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原题:法国打响新年“第一枪”所图为何

  本期嘉宾: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

  王朝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熊 昊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学者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近日,法国在西非国家马里打响了“反恐”的枪声,成新年伊始最受关注的国际政治事件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在马里的军事行动是奥朗德执政7个多月来第二次下令向非洲派兵。去年12月,法国向发生冲突的中非共和国派出600名军人。奥朗德为何果断援助马里?法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奥朗德政府使用武力打击宗教极端组织,会否让法国掉进“越反越恐”的泥潭?本期南方时事圆桌邀请了三位国际问题专家,就这些疑问为您作出解读。

  1 出兵为转移国内矛盾?

  南方日报:奥朗德政府对国内富人征税的政策引发争议。有分析称,奥朗德政府对马里的军事行动是为转移国内矛盾。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王朝晖:国内经济环境差政策难以推行,出兵马里可转移视线

  现在奥朗德面临的经济环境特别恶劣,还要承担前任政府留下的经济烂摊子,复杂的环境使其推动的经济政策不断引起反弹,比如增收节支策略就由于失业率太高等因素而难以执行。此外,他力推的富人征税政策也并未产生太良好的效果。在非洲的军事行动无疑是转移民众视线的一种办法。除了内部原因,法国政府支援马里政府的军事行动还有保护法国侨民、维护法国利益的考虑。

  熊昊:马里局势确实紧迫,法国若不管会出大乱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有内外两个原因。奥朗德上任半年来的支持率只有36%,成为1981年以来最不被信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这一届的执政“班子”对经济事务和社会问题的处理不太熟练,导致新旧问题接踵而来。然而,奥朗德不是单纯为转移矛盾而贸然支援马里政府。马里国内局势确实很紧迫。如果奥朗德政府不管不问,马里会面临很大的政治危机。

  崔洪建:法在非有传统影响力,以此为突破口对民众有所交待

  奥朗德此次果断支援马里政府,并对索马里、中非共和国的事务给予关注,他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转移国内矛盾,还要在外交事务上有所作为,以对民众有所交待。法国在非洲有传统的影响力,奥朗德把非洲作为提高外交能力的突破口,也是他的考虑之一。

  2 多头出击“扛得住”?

  南方日报:法国国防部部长预测,法国在马里的军事行动甚至长达几个月。此外,法国同时在索马里发起人质解救行动,还向中非共和国增派军人。据您观察,法国“扛得住”在非洲多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吗?

  熊昊:法获多方外交军事支持,行动规模不大不会被拖进泥潭

  法国应该能扛得住。法国在马里的军事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外交、军事支持,英国已承诺派出运输机给予后勤支援,美国方面也表示会协助法国,国际维和部队正准备进驻马里。此外,法国拥有发达的军工产业,参与非洲的军事行动有利于军工行业发展;最后,法国军事行动规模并不大,不会像美国那样被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拖累。从短期内分析,法国在资金、军事能力方面都不会有问题。

  王朝晖:国内经济不景气或力不从心,借力国际社会可降财政和心理负担

  法国确实有担忧的地方。首先,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干预需要增加军费开支,国内不景气的经济会让其力不从心。此外,法国对非洲部分国家的干预行动,可能会让自己承受“非洲宪兵”的恶名。为解决这两方面的困境,法国主张与国际社会合作以降低负面影响。现在法方已取得国际社会多方支持,这部分外力会减轻法国的财政和心理负担。

  崔洪建:奥朗德要考虑国库钱财,故选择干预小国政局

  法国去年的军费开支可以维持法国在海外的中小规模军事干预。但是法国的国内经济和债务问题若在今年恶化,会对其军事干预力度有很大限制。奥朗德作为一家之主,他在力推军事行动的时候,会处处考虑国库钱财的问题,他选择了对非洲小国政局进行干预,主要考虑到不需要投入更多安全和军事力量。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