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奥巴马2.0时代”:无畏的希望亦或无用的奢望?

2013年01月22日 1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2013年1月21日,美国华盛顿,奥巴马就职舞会举行。  


 

    面对数十万热情的观众,美国2012年大选当选总统奥巴马21日在美国国会山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第57届总统。 据估算当天共有60-80万人到场观礼,为此官方已加强了安保措施。图为当日一名临时抽调过来加强安保的军人正在现场维安。中新社发 吴庆才 摄  

  中新社华盛顿1月22日电 (记者 吴庆才 德永健)“我们,人民,仍然相信,每位公民都应该得到基本的安全和尊严……我们,人民,依然相信我们作为美国人的承诺不仅是对自己的,也是对所有子孙后代的……我们,人民,依然相信不必通过无休止的战争就能获得永久的安全与和平……”

  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连续五次用美国《宪法》序言中的开篇词“我们,人民”作为排比,为美国人民勾勒了一幅充满“无畏的希望”的国家愿景。细细品来,这场就职演说,确如一封“写给美国人民的情书”。

  然而,在排比句之后,奥巴马以“我们,人民”的名义,巧妙地穿插着未来四年的施政重点,从保护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到捍卫中产阶级的利益;从移民改革到促进可持续能源的使用;从保护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到枪支管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奥巴马呼吁国人团结一致应对挑战,他说:“我们必须行动,尽管知道我们的工作不会十全十美。我们必须行动,尽管知道今天的胜利只是部分的成功,它将更多地取决于今后四年、四十年乃至四百年后站在这里的人们,继续发扬从费城独立厅传到我们手中的超越时代的精神。”

  然而,同一次演说,有人感受到了“爱情”,有人却嗅出了“仇恨”;有人听出了团结一致,有人却看到了党派分歧。当天带着墨镜出席就职典礼的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麦凯恩事后就表示,自己参加过八次总统就职典礼,奥巴马这次是唯一没有向被击败的党派伸出橄榄枝的就职演讲。

  熟悉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奥巴马在演说中涉及的施政目标几乎是民主党长期以来的主张,而共和党对此意见分歧很大。在气候变化和同性恋以及移民改革等问题上,两党近年来的“恶斗”已不断升级。

  奥巴马提及这些可能激怒反对者的议事日程,表明他毫不妥协的态度。特别是在同性恋问题上,继去年5月成为首位公开支持同性婚姻的总统之后,此次他又成为首位在就职演说中公开捍卫同性恋权利的总统,这无疑会触动保守派的神经。

  因此,奥巴马的这封“情书”看起来更像写给共和党人的一篇战斗檄文。与过去四年不同,如今的奥巴马底气更足了,因为在他表现出某种强硬姿态时,再也不需要委曲求全瞻前顾后地考虑连任的问题了。

  最近一段时间,奥巴马对共和党人愈发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用美国媒体的话说,他变得“更精明、更强硬、更大胆”。在提高债务上限议题上,他明确以“没有谈判余地”拒绝与共和党讨价还价;在控枪议题上,他绕过国会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在人事问题上,他在提名国防部长、中情局局长、财政部长时的强硬姿态被共和党人形容为“我行我素”。现在,奥巴马更在意的似乎不是共和党人说什么,而是他的第二个任期将留下何种政治遗产以及他的历史地位是否仅仅限于“首位黑人总统”。

  美国历史一再表明,能够名垂青史的总统,通常在两党合作方面也颇有建树。更何况,没有共和党的合作,奥巴马的很多议程都将难以推动。目前的华盛顿正处于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最严重的时期,民主与共和两党分治两院的格局在“奥巴马2.0时代”并未改变。就在新的任期开启之后,奥巴马将立即面对与共和党的数场交锋,被推迟的“财政悬崖”危机将再次呈现,预算赤字的另一道悬崖又立于眼前,华盛顿的“有毒”政治气氛驱之不散,奥巴马恐怕也无法随心所欲。

  或许已经意识到了现实的困境。奥巴马21日中午在国会山出席就职午宴面对两院领袖时似乎变得更为谦虚,他说任何白宫主人都明白总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个房间里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奥巴马对议员们说:“但我相信,此刻我们能够采取某种行动为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而改变。”

  在本次就职演说中,奥巴马也有意提及了华盛顿的政治僵局并敦促两党弥合分歧。他说:“我们不能误以为毫无妥协余地是在坚持原则,或者以做秀取代政治,或者以相互指责取代理性的辩论。”

  然而,这句话对奥巴马同样适用。在过去四年,他几乎用超过半个任期与国会缠斗,这使得他在任职之初开出的“清单”上很多承诺都没有实现,比如移民改革。其实,奥巴马比谁都明白,假如不能弥合党派和民意分歧,他所念兹在兹的所谓“无畏的希望”,很可能就会变成“无用的奢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