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探访美制造业回流:中美制造业不会"此消彼长"(2)

2013年03月15日 14:46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促进本土就业是种“高姿态”

  美国制造业回流可能不像人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近年来,美国舆论不时热炒苹果公司产品都是从中国的“血汗工厂”制造出来的,客观上对美国消费者的心理带来影响。麦格玩具公司的查理告诉记者:“10多年前,美国消费者根本不管商品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只要物美价廉便受欢迎,但现在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从自身形象出发,已明确提出拒绝来自‘血汗工厂’的商品。”据了解,麦格玩具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玩具要经过跨国检验公司评估,员工待遇、工作环境等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否则产品的价格再低、质量再好,也难以进入美国的知名零售店。去年12月,苹果公司表示,今年将把部分电脑的生产迁回美国。一些美国民众认为,此举不排除是用行动向消费者打出广告,告诉外界“你们现在买到的苹果产品会是美国制造了”,这种“姿态”对许多消费者的心理会造成正面冲击。

  美国咨询公司奥马力国际总裁约翰·奥马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许多美国制造业企业在20世纪末将生产外包到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除出于人力成本考虑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要躲避美国严苛的环保法律、较重的州税和联邦税,以及强大的工会势力。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可大幅降低,而由于美国制造业低迷导致失业率高企,美国工会势力近些年出现下降趋势,工会与资方谈判时的态度已不像十几年、二十几年前那样强硬。不过,因为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的法律、税率和工会势力强弱不同,总体来看,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州更适合制造业发展,而加州企业经营的门槛仍然较高。尽管如此,一些美国企业为凸显自身对促进就业所做的贡献,在本地消费者中建立良好口碑,也会回迁部分生产线。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商学院教授孙涤认为,美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社会上存在着把制造业搬回本土的心理,一些政治人物出于迎合民意需要也在姿态上做出呼应。

  中美两国制造业不会“此消彼长”

  “千诗碧可”是由旅美华人徐梅于1994年在马里兰州创立的香味蜡烛和日用香薰产品品牌。产品最初在杭州生产,后来由于美国加大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反倾销力度以及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生产基地迁到越南。2011年6月,她完成“内包就业”的过程,在马里兰投厂,并雇了60名当地员工。不过,杭州和越南的设施并没有关闭。去年初,徐梅应邀参加了在白宫举行的“内包美国就业”论坛。徐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小时工资约14美元,比中国和越南高很多,但因实行罐装蜡烛全自动生产,美国厂60名工人的产能和越南厂1000人的产能差不多。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生产,可以更快满足美国客户需求,还可减少库存。徐梅告诉记者,在美国办一家工厂,要耗时一两年。相比之下,在中国设厂,办事效率高得多。她表示,美国制造业回流,并不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地位的终结,中国需要重点加强的是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

  在麦格玩具公司的查理看来,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始终是强国,即使前些年很多生产环节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但核心人才一直在美国。他同时表示,美国重振制造业并不意味着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制造业便会衰落,这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问题。“我们绝不会把中国的工厂关闭,因为在生产、销售都已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选择。”(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成良 陈一鸣)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