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气候合作是中美关系新的利益汇合点

2013年04月18日 09:51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在中美关系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美国国务卿克里4月访华对于中美寻求共同利益交汇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此间中美特别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阐释了中美在气候安全、气候合作机制以及双赢低碳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共同立场,反映出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新的利益汇合点。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还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通过协调立场展开的碳外交将会极大地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格局。声明反映在中美的外交战略上,即中美两国应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促使新的全球战略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两国共同推动对气候变化安全的重视、推动低碳关键技术的应用,以降低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满足能源安全需要。声明提到的在新能源方面加强双边合作,将有助于为达成真正有效的全球气候协议提供所需的领导力和推动力。中美建立气候和新能源领域的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共同遏制清洁能源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气候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持久性。

  美国在中美气候合作上有着迫切需求。首先,美国内舆论逐渐认同气候变化问题。“桑迪”世纪飓风不仅给美国以严重教训,也让美国民众认识到在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灾害前的脆弱性。其次,奥巴马政府也急于摆脱在气候变化领域不作为的形象。从德班和多哈两次大会来看,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令世界失望,成为各国批评的焦点。由于国会对奥巴马政府气候政策的限制,美国必须依托大国间双边外交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第三,中美在避免承担绝对量化减排方面有共同利益,奥巴马政府一直推崇中美气候变化共治。如果美国要在国际场合避免成为“气候谈判破坏者”,必须寻求与中国的默契协调。第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领域,美国也认为两国有太多的共同合作需要完成,如科学技术方面的研发、低碳技术的商业应用等。

  中国也同样需要中美气候合作。首先,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改革。我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强调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而没有美国的认同和参与,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任何设想恐将面临困难。其次,中美在建设兼顾大国社会经济利益的气候变化规则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美国认同在“政治上和技术上可以实现的”的减排,中国一直坚持其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全球减排行动,而欧盟一直强调中美尽早实现强制性减排。在气候谈判领域,中国也可以与美国相互协调立场,实现共同利益和全球利益。第三,从中国国内发展来看,在十二五规划中,建设国内统一碳交易平台的建设、推进排污权和节能减排标准等是我国能源环境领域改革的重点。在这些领域,美国具有先进的经验和制度,《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使市场调节的应对机制成为中美能源环境合作的核心和重点。

  在全球经济动荡之时,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双重挑战,强有力的中美双边合作将为两国建立新型、繁荣的低碳经济奠定基础。但在政治上还未达到高度的战略互信,使中美两国都面临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下的挑战和冲突。在能源和气候合作领域,美国仍然坚持把减排和中国相挂钩。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斯特恩认为“包括中国的所有国家参与法律量化减排是重要的成果,未来可以形成单一的全球减排体系”。美国还要求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接受核查和监督并提高减排标准和透明度,这些也表明美国一方面通过气候外交来限制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另一方面又积极谋求在低碳和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此外,美国可能单纯推销新能源技术而不进行资金和技术的真正合作,通过设置减排目标或产业标准约束中国的发展空间等等。上述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成果。因此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绝不仅仅是橄榄枝。(于宏源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副所长)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