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执政党确定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 剑指周边国家

2013年05月30日 16:5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于今日确定了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草案,草案中再次提出建立“国民军”。自民党将于6月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交这份建议,为日本政府制定新《防卫计划大纲》提供参考。

  据共同社报道称,日本自民党30日上午党总部召开国防小组和安全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批准了有关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建议草案。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

  报道表示,这份建议将于下周提交安倍晋三首相。《防卫计划大纲》是中长期防卫力量建设指针,日本政府将于年内制定出新的大纲。

  新建议案拟突出导弹防御

  日本《产经新闻》今日报道披露,日本自民党“安全保障委员会”和“国防部会”今日汇总了《防卫计划大纲》修改建议案。建议案主张建设“坚韧的机动防卫力量”,以取代目前的“机动防卫力量”,强化岛屿防卫能力。建议案还强调要抓紧讨论“使日本拥有攻击以日本为目标的敌方弹道导弹基地的能力”这一议题。

  报道称,考虑到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以及朝鲜导弹及核试验等问题,建议案指出“必须夺回防卫主动权”,在应对有可能发生的“钓鱼岛夺岛战”方面,增强海上自卫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具有“海军陆战队”一般的作战能力,并扩充包括MV-22“鱼鹰”运输直升机以及水陆两栖战车等运输装备。

  此外,建议案还建议加强 “爱国者3”型地对空导弹以及配备有“标准3”型防空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的部署,并建立“陆上总队”,用以统筹指挥日本全国陆上自卫队。

  更接近实现海外侵略野心

  朝中社报道称,日本自民党就政府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拟定了所谓建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通过“修改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成立国防军、拥有对导弹发射地区的攻击能力,并以朝鲜“威胁”为借口明确规定研究核遏制战略。

  朝鲜内阁机关报《民主朝鲜》5月14日也曾发表署名评论分析指出,日本自民党就《防卫计划大纲》而提出的建议草案表面上打出“防卫”招牌,其实质是为实现侵略目的“战争纲领”。文章称,若该纲领付诸实施,日本将“更加接近实现海外侵略的野心”。《民主朝鲜》14日发表署名评论称,虽然该方案打出了“防卫”的招牌,但其内容一个一个都是为实现侵略目的的“战争纲领”。

  另据日媒本月6日报道,鉴于朝鲜核武器及导弹威胁,日本自民党将建议政府研究在《防卫计划大纲》中规定自卫队拥有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等内容。考虑到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的对立将长期化,自民党还将要求自卫队扩充人员等方面的规模。

  专家吁警惕日本向进攻型国家转型

  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将产生什么影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家刘江永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有3点值得重点关注。第一是建议中提到设立“国防军”,如果日本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就必须修改宪法第9条,而如果安倍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关于设立“国防军”的构想也将早早地胎死腹中。

  第二是该建议主张着手研究日本拥有攻击“敌人”基地能力的问题,这将意味着日本拟从现行宪法下专守防卫的政策,转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发制人进行打击。换句话说,日本将从防守型变为具有进攻能力的国家。

  第三是该建议还指出加强西南防卫和岛屿防卫,大幅度增强军事力量,埋下了未来在钓鱼岛或台湾海峡,向中国发出挑战的可能。

  刘江永还表示,这份建议中,设立“国防军”等内容与日本现有宪法相违背。安倍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处于战后以来最为右倾的阶段,新《防卫计划大纲》与修宪可以说是安倍相互呼应的两步棋,一招接一招,可以说,这份新大纲已经为修宪后的日本军事发展画出了蓝图。

  链接

  今年1月25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修改现行《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此后,日本防卫省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委员会,开展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的工作,计划于6月份提出中期报告,并争取在今年制定出新《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邓志慧 实习生赵嘉琦)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