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伊朗大选或剩三人竞逐第2轮 其各有优势

2013年06月14日 16:45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伊朗第11届总统选举14日正式举行。上届选举留下了大量的负面遗产,选举后的骚乱导致最高领袖的威望在教士阶层和民众层面遭遇挑战和削弱,政治人物和派系的分化与对立趋于公开和严重,民众的质疑转为对政权合法性的挑战。

  本届选举必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一是必须能够维护和加强最高领袖的权威,防止对最高领袖制度这一政权红线的挑战;二是主导政权的利益集团需要内部整肃,打压与整合不同派系。自上一届总统选举后,改革派遭到全方位打压,保守派完全掌控政权的关键领域和部门,但同时出现分化。最高领袖的威望降低,宗教阶层的矛盾增加,世俗权力阶层的分歧扩大。2012年议会选举后,保守派基本形成政府和反政府两大阵营,后者还存在不同派系;三是回应反政权民众的质疑,对于部分民众对选举可能采取的抵制,需要以较高的投票率回击对政权稳定的威胁。

  派系选择出于现实需要

  伊朗的总统选举,形式上是民众一人一票选择的结果,本质上是政权出于现实需要对政治派系的选择。

  本届选举最终获得资格的8名候选人经过内部重新协调整合。前议长阿德尔与前副总统阿雷夫先后为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利益退选。余下的6人中,最高领袖外交政策高级顾问韦拉亚提与德黑兰市长卡利巴夫同属“2+1”联盟,却都背弃了当初“一人出现,二人辅佐”的盟约,同时留在了竞选舞台。其余4人分别是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贾利利、前秘书鲁哈尼、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雷扎伊、前邮电部长加拉齐。

  从2004年第七届议会选举两千多名改革派候选人被取消资格开始,保守派打压改革派成为伊朗政治斗争的主线。在此背景下,改革派候选人鲁哈尼即便呼声甚高,也必不能胜选。

  雷扎伊上届选举就是保守派的候选人,却扮演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加拉齐名不见经传,甚至在获知通过资格审查后表示惊讶。

  韦拉亚提、卡利巴夫、贾利利同为保守派,但派系不完全一致。韦拉亚提与卡利巴夫相对温和,前者接近最高领袖,后者与改革派关系密切。贾利利较为强硬,出自艾哈迈迪-内贾德精神导师梅斯巴赫·亚兹迪领导的“持久阵线”。哪个派系被选择,将是最高领袖、革命卫队、宗教阶层共同协商的结果。

  可能剩三人竞逐第二轮

  据内政部公布的数据,本届选举的选民人数约为5048万。受上届选举的影响,本届的投票率将明显下滑。6名候选人角逐,即便加拉齐最为无望,也能获得几百万张选票,多人分票的局面导致一名候选人获得超过50%选票的可能性大为降低,选举可能进入第二轮。

  鲁哈尼若进入第二轮势必遭遇保守派围攻。雷扎伊与鲁哈尼同入第二轮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还有更合适的保守派人选。第二轮的竞争更有可能在韦拉亚提、卡利巴夫、贾利利之中的两人间展开。但如果具体观察,会发现三人各有优势。

  卡利巴夫与贾利利同属“60后”,从未来8年的发展需要看年龄优势。

  在同最高领袖的关系方面,韦拉亚提是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与作为最高领袖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私人代表的贾利利一样,具有卡利巴夫无法企及的优势。

  在同革命卫队的关系方面,卡利巴夫与贾利利相较韦拉亚提与革命卫队的渊源更深,但卡利巴夫曾为卫队将领,优势更为明显。

  在同宗教阶层的关系方面,韦拉亚提获得库姆宗教教师协会的支持,贾利利受到梅斯巴赫·亚兹迪的青睐,卡利巴夫则明显存在短板。

  卡利巴夫在几轮民调中一路领先,韦拉亚提后来居上,贾利利相对缺乏民意基础,并因受到政府派的支持而遭遇诟病。不过,能够整合政府派正好迎合了政权消除大患的需要,反而可以成为贾利利的一大优势。(记者 孙华)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