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青年探险索马里:“这里谁枪多谁说了算”(2)

2013年06月26日 16:5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索马里人生活一瞥
索马里人生活一瞥

  难民国度:缺水、缺粮

  在梁红设计的索马里行程中,有一站是达达木难民营。“它在索马里和肯尼亚的交界边境处,起初认为只有那才能看到难民。”向导则告诉他们,“索马里到处都是难民营,随便就可以去无数个难民营。”

  在难民营,他们看到,竹竿和木头撑起一个简单的框架,再在上面搭一些塑料布,就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小帐篷,风起的时候还能听到塑料布猎猎作响。每个四五平方米的小帐篷是一户人家的蜗居之所,“还没走近,风吹过来就能闻到很重的味道,那种腐败的味道,霉味。”

  出发之前,张昕宇和女友梁红为难民营的孩子准备了糖和饼干,但由于长期的饥饿,这些零食根本不足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一拨孩子得到零食后,往往会引来一拨更多的孩子争抢食物,“每一次派发零食都是一次群体事件。”

  让张昕宇印象深刻的还有摩加迪沙的高物价。在他曾经去过的店铺中,一瓶矿泉水售价2美元,他在摩加迪沙吃一顿“能保证卫生安全的饭”平均要消费100到150美元,与此相对的是,当地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武装安保人员每月只有30至40美元的工资收入。

  而张昕宇口中的“能保证卫生安全的饭”,往往和苍蝇一起上桌。“我们每一餐都能挑出苍蝇,而且绝对不止一只。”也因此,他不幸染上了霍乱,尽管在出发之前,他还特意注射了霍乱疫苗。

  在摩加迪沙最大的妇幼医院门口,他们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的家人在一次爆炸中全部遇难,他的腿也在爆炸中受伤,炎热的天气已经让他的小腿开始腐烂,引来一群虫子和苍蝇附着在小腿上,而唯一的用药紫药水,除了让他的腿变得更加颜色难辨外似乎别无它用。医生对此也无可奈何,“不是我们不给他治疗,而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治疗的药物。”

  中国印迹

  在摩加迪沙,尽管黄肤色让4人面临诸多安全威胁,但中国人的身份常常在无意中带给4人奇遇。4人曾探访索马里国家电视台。听说4人是从中国来的客人,台长执意要带4人去电视台资料库看看。

  尽管战火不断,但资料库中依然保存着各国语言的影像和影音资料。管理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资料库。很快他便从一排排的资料中找出一盘磁带。

  当磁带在老式的播放器上转动起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个中年女声用略为生硬的中文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台长向他们介绍,这是索马里人在1986年用当地乐器配乐录制的磁带。连日来目睹了“被上帝遗忘的城市”摩加迪沙,张昕宇只觉得“从来没有觉得这首歌这么好听过”。

  类似的奇遇还发生在摩加迪沙的剧院。在4人前往摩加迪沙前的一个月,一场爆炸曾让索马里奥委会主席在这里身亡,剧院也只剩下破败的残垣断壁,偶尔还可以看见遇难者的鞋子遗留在各个角落。

  两位老人的出现带走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其中一名老人守护这家剧院40年,而另一名老人曾两度来华,听说4人是中国人,两人情不自禁唱起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并用中文重复说着“中国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

  这些一点一滴的中国元素,让4人无形中更加亲近了索马里。自己所信任的安保队伍中都出现了勒索者,这曾让4人对各种信息都不敢完全相信,“但当时他们唱这首歌,跟我们说这些话,我特别相信,我信任这种感情。”

  有着中国情结的索马里人不在少数,大部分上了年纪的摩加迪沙人都记得,中国曾经帮他们修建了马路、医院、给排水系统。

  放下枪,拿起笔

  在摩加迪沙的一个晚上,张昕宇他们收到一组“非常客气的”威胁短信:“我叫哈森,你们都是非常好的人,我的孩子吃不饱,我的妻子病了,我没有钱,我需要你们给我一些钱。如果不用我去绑你们的话,你们只需给我10万美金,如果我绑架了你们,我要一百万美金。”

  他们把短信给向导看,向导说,这很平常,但也没办法,只能加强安保。于是,他们不得不增加了一名安保和一把枪。同时,向导改变了出行日程,以策安全。

  离开摩加迪沙前,他们还玩了一把金蝉脱壳。“我们对安保人员说,要去附近一个城市玩两天再回来,又故意在宾馆留下一箱行李。安保队把我们送进机场,就直接飞去了索马里第二大城市哈尔格萨,没再回摩加迪沙。”

  整个哈尔格萨地区由一支武装控制,所以安定得多。“只雇了4个安保,也不用拿枪,不用穿防弹衣,下午四点以后还可以出门,可以满街的溜达,逛市场、逛超市、跟人闲聊,觉得这太开心了。”

  “感觉完全是两个世界。”在摩加迪沙,他们4人曾在妇幼医院偶遇一名在武汉大学留学的索马里年轻人。他用流利的中文向4人介绍自己:尽管从小在迪拜长大,但父母一直告诉他,索马里才是他的祖国。“学成后回索马里做医生,希望让索马里变得更好。”

  这也是每一个索马里人的愿景。摩加迪沙的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放下枪,拿起笔”的标语,在难民营的空地上,年纪稍大的孩子会为一群小孩子上课。

  一位难民营主任说,摩加迪沙现在已经不打仗了,只有一些袭击和流弹。她指着难民营远处的一个小棚子跟4人说,“我们以后要在那里建学校。”

【编辑:戚易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