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安倍主义”鼓吹“中国威胁论” 扭曲日本外交

2013年08月01日 12:56 来源:《环球》杂志 参与互动(0)

  7月下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半年后再次访问东南亚,这成了其东南亚外交情结的延续。

  2012年12月日本自民党夺回政权后,安倍开始刻意推进东南亚外交。他再度执政一周后,副首相麻生太郎就访问了缅甸。紧随其后的是外交大臣访问菲律宾。执政不到一个月,安倍便出访了东南亚,并于2013年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发表了被称为“安倍主义”的“对东盟外交5原则”。

  “对东盟外交5原则”的主要内容有:

  与具有向往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普遍价值的东盟各国共同努力;

  不靠“武力”而靠“法制”统治的开放的海洋是“公共财产”,日本将与东盟各国全力保护之,同时,欢迎美国重视亚洲;

  通过各种经济合作网络,推进在人、财、物以及服务领域的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重建日本经济,与东盟各国共同繁荣;

  共同守护和培育亚洲的多元文化与传统;

  进一步开展与承载未来年轻一代的交流活动,促进相互间的理解。

  关于日本的东南亚外交,1977年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曾确立过基本方针,即著名的“福田主义”。其中有3项基本原则:日本不做军事大国;日本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心心相印的关系;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自民党福田康夫政权以及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权都确立过亚洲外交方针。“新福田主义”以及鸠山由纪夫的“东亚共同体”论都表现出日本亚洲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积极面,成为日本亚洲外交的新起点。

  但令人遗憾的是,民主党政权的后继者没有继续贯彻该党正确的亚洲外交方针,致使日本亚洲外交走进死胡同。自民党夺回政权后也没有继续奉行“新福田主义”,而是继续推行安倍、麻生的“价值观外交”,加速构筑“自由与繁荣之弧”,围堵中国。

  本来,“福田主义”已给日本的东南亚外交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日本不做军事大国”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东南亚各国消除顾虑。“新福田主义”以及鸠山由纪夫的“东亚共同体”论,也本可能使中日韩关系更加紧密。但是,“安倍主义”却建立在挑拨东南亚各国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其推行的空间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想而知。

  安倍政权与其说是“亲美派”当家,不如说是由“民族派”和“亚洲派”掌舵。安倍“新日本主义”政治理念的民族主义色彩不断加深,日本右派政客、右倾文人及右翼组织的扩军以及修宪叫嚣不仅让日本国民感到忧虑,更使日本的邻国外交受到冲击。安倍亚洲外交虽然强调“共同守护和培育亚洲的多元文化与传统”,但却刻意鼓吹排挤中国的所谓“价值观外交”。

  安倍的外交课题一大堆,他为何对东南亚外交情有独钟?这主要是出于3种考虑:一个是地缘政治利益的需要,另一个是经济利益的考量,再就是企图拉帮结伙阻碍中国保护自己的蓝色领土。

  安倍外交的出发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强化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并促进在经济、能源以及海洋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安倍主义”与“福田主义”的最大不同是,后者建立在维护和平的基础之上,而前者是建立在扩军和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基础之上。“安倍主义”维护亚洲多元文化与传统是假,推销“西方价值观”才是真。安倍与东南亚各国“共同繁荣”是假,向东南亚各国推销军火以及军事技术才是真。安倍不仅使日本成为亚洲麻烦的制造者,还使日本成为亚洲安全的破坏者。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安倍作为日本首相,将大和民族的命运随意抛洒。在处理对美外交时,他成为站不直的“民族派”,其副手麻生太郎作为“亚洲派”,却积极兜售西方价值观,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支离破碎的外交政策,不伦不类的价值理念,暴露出日本政客的不成熟本色,也暴露出日本外交内部扭曲与自相矛盾的窘境。(王屏)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