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巴以和谈考验政治家魄力与智慧

2013年08月12日 13:15 来源:《环球》杂志 参与互动(0)

  ——专访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

  谈判到底会向何处去,这非常考验政治家们的魄力与智慧。尤其是双方领导人该如何为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做出历史性的决断,并推动自己国内各方力量对此理解和接受,可以说难度非常大。

  “谈久必崩、崩久必谈”,几十年来,这仿佛成为巴以和谈进程的一个怪圈。这次,会是一个例外吗?

  在美国国务卿克里六访中东的斡旋努力下,7月29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时隔三年后再次坐在一起和谈。此次谈判为期两天,主要为今后9个月举行的最终地位问题谈判确定“程序性工作计划”。

  对于这次和谈,经常到访巴以斡旋的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表示,双方之所以能够坐在一起,除了美国的“煞费苦心”,巴以双方也都有各自的政治考量,双方都有和谈的需要。

  吴思科指出,中方一直对巴以促和劝谈,但和平要能实现,巴以领导人应该向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学习。1979年,萨达特顶住众多阿拉伯国家和国内民众的指责,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最终让埃及和以色列从对抗走向了和平。“我希望巴以双方领导人都能拥有萨达特的魄力与智慧。”吴思科如是说。

  远未触及实质性问题

  《环球》杂志:停滞近三年后,巴以双方重启和谈有何意义?

  吴思科: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中方对此表示欢迎。自2010年9月后,巴以双方和谈一直停滞不前。在近几个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六访中东后,巴以双方终于能坐在一起和谈,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步。虽然解决问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巴以双方只有相向而行,创造和谈氛围,才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环球》杂志:目前,巴以问题对中东地区局势有什么影响?

  吴思科:中方此前一直强调,巴勒斯坦问题仍是影响中东全局的核心问题。在中东地区发生大变局的情况下,我方仍然这样认为。巴以问题如不解决,会对中东地区其他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环球》杂志:有报道称双方此次会谈只是“初始会谈”,是为今后9个月举行的最终地位问题谈判确定“程序性工作计划”。那么双方要怎样才能谈到实质性问题?

  吴思科:双方此次谈判距离接触实质性问题还很远,如巴勒斯坦强调的是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以色列关心的是如何在被阿拉伯国家包围的情况下获得长治久安。这些问题都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双方必须要先谈起来,相向而行,不断创造气氛,增加接触,加强信任,才会有利于最终触及核心问题。

  双方都有和谈需要

  《环球》杂志:为了此次和谈,巴以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以色列同意分阶段释放关押的104名巴勒斯坦人,作为重启以巴和谈的善意姿态。以方此次为什么愿意推动和谈?

  吴思科:这反映出以色列有谈判的需要,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对于以色列来说,中东地区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局变动促使其重新审视安全环境。尤其目前在埃及政坛动荡、叙利亚内战不止的情况下,以方需要稳定与巴方的关系,才能有精力面对周边变局和乱局带来的压力。

  《环球》杂志:以色列有谈判需要,那么巴勒斯坦愿意推动和谈的原因又是什么?

  吴思科:对于巴方来说,巴以问题长期搁置,不利于该问题最终解决。一方面,在该地区调解巴以问题的传统大国——如埃及——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巴方必须自己付出更多努力;另一方面,巴在财政方面一直仰仗美国和其他国际社会成员的帮助,所以,在美国极力推动巴以和谈,尤其是克里六访中东的外交斡旋下,巴方需要做出一些积极回应。不论对于巴勒斯坦、以色列,还是对于美国,谈总比不谈好。

  《环球》杂志:巴以双方面临着哪些阻力和挑战?

  吴思科:它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的阻力和挑战。

  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面临着来自在选票上占优势的激进党派的阻挠。在内塔尼亚胡做出释囚决定后,其联合执政伙伴“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对此就公开表示反对,称之为“疯狂之举”。

  而巴勒斯坦方面,总统阿巴斯也面临着内部掣肘。两大政治力量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迄今没有达成民族和解,这使得巴以双方缺乏信任,让巴以和谈变得举步维艰。

  考验政治家的魄力与智慧

  《环球》杂志:中方为巴以双方增进接触创造了哪些机会?

  吴思科:虽然巴以双方面临的问题很艰巨,但双方必须向前推动,这也是中方一直努力的方向。中方一直在劝和促谈,所以今年5月,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并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4点主张。随后的6月份,北京还承办了联合国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会议。这些都为推动双方进行谈判创造了气氛。

  《环球》杂志:此次谈判前景如何?巴以双方能就关键问题达成和解么?

  吴思科:谈判到底会向何处去,这非常考验政治家们的魄力与智慧。尤其是双方领导人该如何为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做出历史性的决断,并推动自己国内各方力量对此理解和接受,可以说难度非常大。

  我希望巴以双方领导人都能拥有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的魄力与智慧。1979年,萨达特“冒天下之大不韪”,顶住众多阿拉伯国家和国内民众的指责,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最终让埃及和以色列从对抗走向了和平,开启了历史新篇章。

  《环球》杂志:这段历史对巴以双方有什么借鉴作用?

  吴思科:记得我当时正在埃及工作,有幸亲历这段历史。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穿梭外交下,埃及和以色列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和平协议。几十年过去了,历史证明,当时双方领导人的选择是正确的,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性的选择,这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符合整个地区的利益。

  近年我多次出访中东,也曾与很多以色列官员谈到萨达特的历史性贡献。希望巴以双方的政治家也能有这样的决断力和远见卓识,为巴以人民带来永久和平。当然,这也需要中方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最终促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记者 王薇)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