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报:解密录音展现尼克松另一面 讲话直率冷酷

2013年08月23日 09:2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媒体称,一个是公开反共的美国总统,一个是全世界势力最大的共产党员——他们是冷战中的死对头。当理查德·尼克松1973年6月迎接到访的前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时,他们私下的交谈就像老朋友一样轻松友好。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8月21日报道,尼克松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勃列日涅夫举行私下会晤,当时只有一名翻译在场。他说,世界安全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尼克松说:“我和勃列日涅夫先生掌握着钥匙。我想,我们的个人关系将打开这扇门。”他没有告诉勃列日涅夫,他们的谈话被录下来了。

  报道称,这段谈话是那次超级大国首脑会晤的唯一已知的录音,是尼克松在白宫的最后340小时秘密录音的一部分,也是总统史上最宝贵的资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话直率冷酷的斗士

  报道称,历时17年才得以公开的尼克松录音包括在白宫和戴维营的3700小时秘密录下的对话。通过这些录音,人们看到了一位有时喜欢沉思、爱说脏话、自怜、一心要毁掉特德·肯尼迪等政敌的总统。

  最后一部分录音带展现了尼克松的另一面:他是个讲话直率、态度冷酷的斗士,试图缓解美国与共产党世界的紧张关系。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21日公布的94盘新录音带包括了尼克松从1973年4月9日到7月12日的谈话录音。此后不久,他的秘密录音系统遭曝光,录音就此中断。

  报道指出,在新录音带涵盖的时期,尼克松正极力防止“水门丑闻”毁掉他的总统生涯。他与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等世界领导人会面。他关注的问题包括越南和平方案和南达科他州翁迪德尼镇的持续对峙。与勃列日涅夫举行为期一周的会晤之前,尼克松曾在前一年访问莫斯科。

  与勃列日涅夫“拉家常”

  1973年6月18日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会晤时,勃列日涅夫提到了俄罗斯民俗。他说,他启程时莫斯科正在下雨,而这是个好兆头。华盛顿也在下雨,这就是“双重的、额外的好兆头”。

  尼克松显然对勃列日涅夫的烟盒很感兴趣,因为烟盒有特殊的时间设置,只允许他隔一段时间取出一支烟。尼克松说:“这是自我约束的好办法。”

  勃列日涅夫怀有歉意地说,他原本希望带家人一起访问美国,但他妻子生病了,孙子则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他说,他希望能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君子协议”,打造“我们两国间真正持久的关系”。

  勃列日涅夫评论了美国和苏联的大小和影响力,并且说,他希望能发表一次讲话,“粉碎”这两个超级大国必须走对抗之路的理论。

  勃列日涅夫说:“我们是大国难道有错吗?我们国力强盛难道有错吗?卢森堡的军队只包括78名警察,但美国和苏联都不可能变成那样一个国家。”

  勃列日涅夫说,他期待着在尼克松位于圣克莱门特的家中与他会面。这位俄罗斯领导人起初曾不愿接受邀请。勃列日涅夫说:“我喜欢听到大海的声音。”

  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的副教授卢克·尼克特研究了尼克松的这些录音带。他说:“这是一次令人惊讶的谈话。”“他们谈到消除全世界的核战争威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最大的国家必须和睦相处。”

  据悉,蒂莫西·纳夫塔利曾任尼克松图书馆的馆长,目前是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他说,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的谈话是“友善的家常话,而没有重提冷战的陈词滥调”。

  寻求了解毛泽东接班人

  报道称,尽管身为坚定反共分子的尼克松在20世纪40和50年代成为右翼保守派心目中的英雄,但他在1972年访问共产党中国之后遭到了右翼的猛烈批评。纳夫塔利说:“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设法缓解国际紧张局势。”

  新录音带体现了尼克松在访华一年后对中国的看法。他知道垂暮之年的毛泽东能够掌权的时间已经不长了。

  在1973年5月3日的一次会谈中,尼克松要求老牌外交官戴维·布鲁斯打入中国社交界,了解未来接班的领导人,并且说,他认为“中美关系可能是世界和平的关键”。

  尼克松说,他认为中国人可能是“全世界最能干的人”。他告诫布鲁斯,中国人“非常难以捉摸”,并且解释说:“他们跟苏联人不一样。苏联人肯定是爱听奉承话的。”

  报道指出,他要求布鲁斯通过秘密渠道向他汇报情况。此举是为了避开国务院,以免泄密。

  尼克松说:“我大概是美国的头号赤色分子。你很清楚我这个名声是怎么来的。我们如果继续奉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声对抗、几乎不交流的政策,……我们最终会引发核战争。这是毫无疑问的。”(参考消息网)

【编辑:李迎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