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联合国总部曝遭监听 评论称口诛笔伐难改美恶习

2013年08月28日 11:3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原题:美国安局被曝监听联合国总部 评:口诛笔伐难改美恶习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美国棱镜门事件尚未尘埃落定,斯诺登的去向也是一直受到大家关注的时候,本周,最先报道斯诺登揭露的美国棱镜监听项目的媒体之一的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再爆猛料:该刊获得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不仅监听欧盟目标,而且也对联合国总部实施了监听行动。

  《明镜》周刊的爆料如果是真的,那美国把自己的小伙伴算是全都得罪光了。美国秘密监控受国际公约保护的联合国总部究竟目的何在?联合国对此又作何反应?现在面对接二连三的窃听丑闻,美国除了尴尬,还会做些什么?

  美国的"棱镜门"燃起的怒火从美国本土燃烧到其他国家,现在又回到美国,严格的说,这块地不属于美国,是国际领地,那就是位于纽约曼哈顿东河沿岸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去年夏天,美国国家安全局对这里的内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解码,还将此视为"监控的一大技术突破和改进"。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发言人哈克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

  哈克:我们已经获悉了这些报道,我们准备与有关方面进行交涉。

  德国媒体说,这种监听行为违反了美国与联合国签署的协议。哈克也强调,联合国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国际法规定的:

  哈克:我还想强调的是,外交机构,包括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内,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的运作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比如说维也纳公约。因此所有成员国都应该按照国际法的规定保护外交使团的不可侵犯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哈克并没有直接点美国的大名,而只是模糊的说"有关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此表示:

  金灿荣:联合国是一个虚体结构,它并不是个实体国家,它的存在主要是靠主权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大国的支持。所以联合国要硬也硬不起来,但是它必须要抗议,生活在你监听之下多难受,所以联合国知道这个消息抗议很正常,但是不会改变美国的作风

  其实,美国利用"天时地利"在家门口的国际机构搜集情报早已有之。比如,在有的国家代表团在联合国的碎纸机上安装偷拍装置,破解有些国家在国际机构中的加密设备等等。实际上,联合国总部的确是一座"情报富矿",那么,哪些可能是美国特工想要的情报?

  反恐专家李伟:对于联合国所要通过或者说所要协调的重大问题的立场,包括核不扩散问题,包括裁军问题,也包括地区的发展问题,让美国认为这些所有的问题中都可能与美国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也成为它重点监听监控很重要的领域。

  如果说在"反恐"大旗的庇护下,美国可以堂而皇之的窃听本国公民的电话。那么,对联合国这个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也不放心,就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伟:对于联合国中部以及联合国总部的一些各国代表团的这样的监听,我们认为肯定不是围绕反恐,而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美国如果只是以反恐来为这些舰艇监控计划做辩护,是太苍白了一点。

  不过,在金灿荣看来,尴尬的美国除了解释别无他法,因为美国根本就不想改变自己的做法:

  金灿荣:比较重要的盟国像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都监控,不过程度上德国更深一些。据我观察,德国现在非常恼火,德国每个月被监听5亿通电话和通讯,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跟中国差不多了。所以德国人对此特别不满,那么所以既然它连盟国长期的盟友都监控,那联合国更要监控,我估计以美国中心主义的思维,他会往好的方面解释,但是他不会改。

  在世界媒体的一片口诛笔伐中,美国为何还会旧习不改?金灿荣认为,这源于美国人内心强烈的优越感,试想当一个人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时候,他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批评呢?

  金灿荣:我跟美国打交道快30年了,我自己感觉这个特别强,因为他宗教感非常强,他认为他是特殊选民,特殊选民的做的事总是对的,宗教感强到一定程度在世界上相对混的比较顺,然后他就会把自己当特殊选民。虽然被他自己人揭露出来他是有点尴尬,这个是有的,但是不改变他整体的战略。(记者张加宁)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