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美欲在中东脱身 经营战略重心东移计划

2013年12月02日 13:5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11月24日,伊朗与美国和其他五大国就解决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措施达成协议,从而打破了过去十年来有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僵局,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可能。这是伊美两国自1980年断交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这轮谈判目标是对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一些安排,以便考验各方释放的善意,增加信任。双方同意在接下来6个月内进行后续谈判,以便就伊朗核问题达成一项全面的解决方案。

  根据协议,伊朗承诺暂停生产5%以上浓度的铀浓缩活动,同时稀释或转化库存的20%浓度的铀;未来6个月里,伊朗不新增3.5%浓度的浓缩铀库存,不再兴建额外的铀浓缩设施,不新增加离心机,停止建设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伊朗承诺允许对其核设施进行严格的国际核查。作为回报,相关国家暂停对伊朗贵金属、汽车等的部分进口限制以及对伊朗石油化工产品的部分出口限制等。

  这项初步协议是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互相妥协的成果,是兼顾各方利益较为平衡的一项协议。伊朗部分地放弃核活动换取西方国家解除对伊朗总价约70亿美元的制裁。伊朗承诺允许对其核设施进行严格的国际核查,换取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意伊朗继续进行低浓度的铀浓缩活动。

  这项协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但遭到以色列的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这项协议是“历史性错误”。他还表示,以色列不会受这一协议的约束,不会允许伊朗继续扩大核能力,并保留在必要时自卫的权利。

  伊核问题谈判始于2003年,历时10年,由于各方在铀浓缩、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谈判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那么,此轮谈判取得突破,美伊在核问题上妥协的战略考量又是什么呢?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迫使美国将全球战略的重点转移到反恐。布什政府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深陷中东乱局的泥潭。奥巴马总统2009年执政后,为了摆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困境,调整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包括对伊朗的政策调整。他频频向伊朗伸出“橄榄枝”,表示美国愿意与伊朗进行对话,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美伊分歧,与伊朗建立“建设性”关系等。然而,奥巴马对伊朗的政策调整有过程没有结果,他最终还是更多地借助严厉制裁和军事威胁。

  态度温和的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今年8月执政后成为伊核问题缓和的重要契机。两国间开展了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最高级别的对话,首先是伊朗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的会谈,然后是鲁哈尼与奥巴马的一次电话交谈。据阿拉伯媒体报道,美伊双方还在美国取消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决定的前夕进行了联系。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可能有将叙利亚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一起加以解决的战略规划,奥巴马政府打算从中东诸多矛盾中尽快脱身,以便集中力量经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计划。

  对于伊朗来说,30多年的经济制裁使其处境艰难,尤其近几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特别是石油和金融制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减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预算赤字激增,大批国家项目无法实施,已严重危害伊朗的经济命脉,民众不满情绪日益严重。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和派代表人物鲁哈尼在大选中上台,其使命之一就是打破西方对伊朗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该协议的达成意味着伊朗终于得到喘息空间。鲁哈尼兑现在竞选中提出的振兴经济的承诺有了实现的可能。

  此外,保住叙利亚现政权是伊朗中东外交的重点,伊朗希望在解决叙利亚危机方面发挥作用,但美国目前反对伊朗参加明年1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叙利亚问题第二次会议。伊朗此次在核问题上作出妥协,缓和了同美国的紧张关系,有利于叙利亚问题通过政治途径加以解决。

  在美国国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坚决反对伊朗掌握核开发技术,尤其担心伊朗借机发展核武器,而要求伊朗完全停止浓缩铀活动难以实现。自2003年以来,伊朗顶住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以色列的压力,走出了一条独立生产浓缩铀的路子,被伊朗视为民族尊严和主权的象征,以及实现国家自强的重要保证。因此,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未来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趋向应当是在国际社会承认伊朗核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寻找更为科学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以防范伊朗走上核武器发展的道路。

  伊朗核问题是美伊改善关系的关键。这项协议对改善美伊关系来说是良好的开局,是双方建立互信的第一步。如果美国未来同意伊朗进行有限的低浓度浓缩铀活动,放弃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同意其核设施接受严格的国际核查和监督,并承诺不发展核武器,未来美伊关系的改善和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可能的。不过,美伊存在结构性矛盾,各自国内强硬和顽固势力强大,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所面临阻力不可轻视。因此,美伊改善关系和实现关系正常化需要较长时间,并面临诸多挑战,有可能出现反复。(拱振喜)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