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发达国家弃婴设施如何运行 弃婴箱在德国存争议

2013年12月19日 11: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作为保障儿童生命权的举措,中国不少大城市正探索设立“弃婴安全岛”,并指出此举乃效仿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弃婴设施如何运行、反响如何?新华社驻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记者一探究竟。

  意大利

  别抛弃他把他托给我们

  弃婴设施开始重现意大利,如今它们不再叫“弃婴轮盘”,而叫“生命摇篮”

  据说弃婴设施最早于1188年出现在法国一家医院。医院在沿街窗户内放置一张简易木床,窗外母亲悄悄把孩子放进木床,窗内的医护人员接过小生命,完成抚养权的交接。因木床可以绕着一根木轴转动,这种设施得名“弃婴轮盘”。

  在意大利,教会医院罗马撒西亚圣灵医院在1198年设立第一个弃婴轮盘以来,直至19世纪下半叶,弃婴轮盘在意大利相当普及,数量一度达到1200个。19世纪初开始,弃婴轮盘涉入关于堕胎的争议,导致1867年意大利费拉拉关闭了弃婴轮盘。1923年,意大利正式废除这类设施。

  1992年,意大利医生朱塞佩·加罗内创办社会救助中心“生命运动”,倡导恢复弃婴轮盘,弃婴设施开始重现意大利,如今它们不再叫“弃婴轮盘”,而叫“生命摇篮”。

  罗马卡西利诺医院新生儿科主任皮耶尔米凯尔·鲍力罗告诉新华社记者:“2005年前后,很多新生儿被丢在街头的垃圾箱或公厕内,因此我们2006年在医院设立了弃婴点。”他说,当时甚至有人在台伯河钓鱼时“钓到”死去的新生儿。

  卡西利诺医院的生命摇篮设在大门附近一间独立小房子内,外墙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写着醒目标语:“别抛弃他,把他托给我们。”并用多语言详细解释弃婴流程。

  尽管如此,婴儿被丢弃街头或垃圾箱的悲剧仍时有发生。鲍力罗说,生命摇篮接收婴儿数量少,令人欣慰又痛心。欣慰的是这说明在医院分娩的妈妈们很少再想放弃孩子,痛心的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摇篮的存在,不知道或不信任匿名分娩这项法律。

  德国

  生命权与知情权之争

  德国医疗保险普及,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享受保险,一般不会出现婴儿因残疾或重病无钱医治而遭遗弃的情况

  现代弃婴装置在德国已有一定规模。2000年,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出现了第一个弃婴箱。目前,全德有大约90个弃婴箱,大部分设在医院,首都柏林就有4个。

  在柏林南部的圣约瑟夫医院,弃婴箱设在医院大楼外远离正门的一条僻静廊道尽头。廊道弯弯曲曲,外部爬满藤蔓。如果不是入口处有一块写有“婴儿箱”的指示牌,过往行人很难注意到这个隐蔽地点,站在廊道外也看不见弃婴箱附近情况,弃婴箱附近没有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弃婴者隐私。

  弃婴箱长约70公分,宽约40公分,嵌入墙体,内部有门与医院儿科相通。打开外部的小门可以看到,箱内放着一层褥子、一个软枕和一个白色信封。信封内是一封给弃婴者的信,注明医院的联系方式,鼓励弃婴者向医院寻求帮助。弃婴箱外门一旦关闭便无法再打开。约1分钟后,警报响起,儿科护士打开内门,抱走婴儿。

  如果弃婴父母反悔,可在8周内联系医院,经DNA测试确定身份后取回婴儿。这家医院的弃婴箱自2001年8月设立以来,一共接收21名弃婴,只有两名被家长接回。

  虽运行多年,弃婴箱在德国仍有很大争议,政府对弃婴箱设置尚无统一的法律规范。支持者认为,弃婴箱有助于避免弃婴受到意外伤害;反对者认为,弃婴箱的存在剥夺了婴儿获知自己身世的权利,这与德国法律相悖。

  圣约瑟夫医院的里默尔认为,相比那些被父母丢在树林、厕所甚至直接杀死的婴儿而言,弃婴箱里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我们认为,婴儿的生命权应该优先于他们的知情权。”

  另一种批评意见认为,设立弃婴箱可能“鼓励”父母弃养婴儿。柏林西部一家医院的弃婴箱负责人加布丽埃莱·施坦格尔说,“我坚信,如果不是处在完全无助、绝望的境地,一个母亲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她说,德国医疗保险普及,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享受保险,一般不会出现婴儿因残疾或重病无钱医治而遭遗弃的情况。她所在医院自2000年设立弃婴箱,至今接收了20多名弃婴,其中绝大部分是完全健康的。虽已存在十几年,德国弃婴箱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区域”。大部分弃婴箱设在医院,也有一些设在教堂、孤儿院等地方,还有少数由私人设立。德国青年研究所先前发布一项调查,称一些弃婴箱运营方专业人员不足,部分被放入弃婴箱的婴儿最终去向不明。

  去年,一个由柏林市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及医院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已经为柏林弃婴箱的运行设立标准,规定柏林所有的弃婴箱必须设在医院,且在接收弃婴的过程中必须与政府青少年事务主管部门及领养机构合作。2014年,柏林东部一家医院将设置全市第五个弃婴箱。

  日本

  民间运营,政府补贴

  领养弃婴的家庭可获每月3万日元补助和一定数额的婴幼儿生活费

  日本在二战后就有收留战争孤儿的“弃子台”,设于东京都济生会中央病院。随着日本《儿童福祉法》制定,弃子台收容的孤儿越来越少,1948年正式废止。

  1986年,群马县大胡町的儿童福利院“钟声丘少年之家”另辟名为“天使之宿”的弃婴收容点。“天使之宿”维持了5年多,但在1992年2月,因为发生新生儿冻死事件,“天使之宿”关闭。

  此后,日本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弃婴收容点设于熊本县熊本市的慈惠病院,这是家有天主教背景的民营医院。2007年5月,在取得熊本市政府批准后,慈惠医院开始正式运营名为“鹳之摇篮”的弃婴箱。

  为保护隐私,“鹳之摇篮”设在慈惠医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一个60cm×50cm的门后面,摆着一个温度设定为36摄氏度的保育箱。婴儿放入保育箱后,门自动关上,防止婴儿遭窃,警铃随之响起,通知医院员工。原则上,“鹳之摇篮”只接收出生后2周内的婴儿。

  慈惠医院在检查和诊疗婴儿的健康状况后,由熊本县政府所辖的儿童保护机构将婴儿转移到熊本县内3处婴儿院。弃婴收容费用由国家和熊本县分别负担一半。其中,慈惠医院在收容期间能获得每天1800日元左右的补贴;接收婴儿的婴儿院每月可得到约50万至60万日元的补助;领养弃婴的家庭可获每月3万日元补助和一定数额的婴幼儿生活费。弃婴由熊本市市长取名,登记在当地户籍册上。

  对“鹳之摇篮”,反对声音一直没断。批评者认为,弃婴收容助长了遗弃婴儿现象,也与《儿童福祉法》《儿童虐待防止法》等相关法律的精神不符。还有人质疑,一些婴儿收容点抱有获得政府补贴的金钱目的。

  慈惠医院理事长莲田太二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时说,他理解人们的质疑,但最终要从婴儿角度来衡量,而生命绝对是最重要的。(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