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代光污染日益严重 民众渴望重新拥有真正黑夜

2014年01月02日 14: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英国媒体2日报道,全世界光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人们对黑暗的态度发生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黑暗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入到拒绝光污染的行列中来。在现代城市制造出来的人工白昼中,人们希望再次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希望终结危及野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过度照明现象。

  为吸引游客,世界各地许多地方正在竞相证明,自己这里有真正的黑夜。例如,上个月,英国又有两个“暗天地点”(Dark Sky Places)得到国际暗天协会(IDA)的认证。一个是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科尔岛(Isle of Coll),另一个是英格兰最北部一个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基尔德森林(Kielder Forest)和诺森伯兰国家公园(Northumberland National Park)都在这个保护区内。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 Water首席执行官海迪莫特拉姆(Heidi Mottram)表示:“研究黑暗的夜空和天文学,已经成为该地区居民的酷爱。”

  全球迄今已有总共24个“暗天地点”得到IDA认证,其中有6个位于英国。IDA的总部位于美国。这个组织眼下正在依据夜空黑暗程度、以及抗击夜间过度照明的决心,来评估其他许多候选地。IDA理事长斯科特愠德尔相信,自人工照明设备发明以来不断变得更加明亮的世界,如今即将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重新拥有真正的黑夜。

  他表示:“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找回人类文明诞生之前那种壮美夜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光污染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存,此外,过度照明也浪费了大量资金和能源。”

  卡德尔表示:“当人们在拥有真正黑夜的地方呆过之后,他们就会希望自己生活的社区减少不必要的照明。”

  在法国,一项要求企业在凌晨1点至早上7点之间关掉室外照明设备的法律在2013年7月生效。在英国, 由“英国乡村保护运动”和英国天文协会联合举办的年度全国“观星”活动结果显示,潮流可能刚刚开始逆转。用裸眼在猎户座观测到30颗以上星星的观星者比例(这是衡量夜空暗度的一项指标)已从2011年的1%,升至2012年的2%,2013年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5%。

  即便如此,黑暗天空运动发起人埃玛氠疚罰梘示,这些数据表明,英国绝大多数人仍生活在光污染严重的地区,上述“观星”活动中逾半数的观星者,无法用裸眼在猎户座观测到10颗以上的星星。她补充称:“我们中大多数人无缘于繁星满天的壮观景色,这令人沮丧。”

  技术进步有助于打赢这场针对光污染的战斗。有一种新技术,能够让街道和建筑物照明设备发出的灯光向下照射,而非照向天空。英国黑暗夜空运动的协调人鲍勃猠靼桛示:“眼下,英国公路旁安装的向下照射的路灯数量已大大增加。”

  此类向下照的照明设备有助于让夜空变得更黑暗,但Buglife首席执行官马特夏德洛指出,这类设备严重干扰了地面上夜间活动生物的生活,尤其是如果它们使用光谱更接近日光的发光二极管、而非传统的白炽灯或橘黄色钠光灯的话。Buglife是一家旨在保护无脊椎动物的慈善组织。

  夏德洛表示:“人造灯光照射到池塘、湖泊、河流和海滨的水面上,对这类生物的影响特别严重。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夜间活动生物对水面光照非常敏感。”就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而言,生物学家今年发现了一种利用银河来辨别方向的非洲蜣螂,这种蜣螂在靠近现代城镇的地方就会迷路。

  尽管人类对光线并不像夜间活动生物那样敏感,但医学研究人员表示,眼下城市里照明的亮度已足以影响人类健康。路灯或建筑物照明设备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卧室窗户上,即便拉着窗帘,也可能会干扰敏感人群的昼夜节律,导致他们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

  许多城市居民认为,户外的灯光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某些时候,灯光也的确可以防止人们被道路上的隆起和其他障碍物绊倒,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人们也普遍认为,明亮的灯光能减少犯罪。但黑暗天空运动发起者认为,后一种说法站不住脚,相反,灯光还会帮助犯罪分子发现目标、找到安全死角和设计逃跑路线。

  没有人建议在夜晚完全熄灯。照射方向设计良好的室外照明设备让夜晚变得更安全了。从审美角度而言,一些城市建筑物、桥梁和其他标志性建筑也值得在夜晚被照亮。但我们也需要能更多地欣赏到繁星、皓月和银河照耀下的美丽夜空。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