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拉美大选年揭幕 左翼“围堵”美国势力

2014年02月07日 11:3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014拉美大选年揭幕左翼“围堵”美国势力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是拉美左翼的代表人物

  据大公网报道,2014年拉丁美洲政坛将会很热闹。今年拉美将有一系列重要投票活动,其中有7场总统选举:2月2日由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开场,5月4日巴拿马进行选举,5月25日南美大国哥伦比亚接着选举,10月5日地区大国巴西及其邻国玻利维亚全体人民走向投票站,10月26日赶时髦的乌拉圭举行选举,从而结束整个拉美的选举进程。此外,哥伦比亚还有一场和平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形势会有什么变化呢?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些国家中至少有一个国家领导班子会发生轮换,但无论如何不会出现政治大动荡。古巴可能会进一步变革,哥伦比亚政府代表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游击队正在进行的谈判令人关注。

  西方的评论家认为自1964年巴西政变后的50年,拉美基本都已实行民主政治,因此对拉美总的形势比较满意,尽管有时也发生倒退,如2009年洪都拉斯军事政变。但拉美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已是大势所趋。

  2011年12月初,33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首次峰会,成立拉美和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这是一个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管理自己事务的国家组织。美国长期控制、独霸拉美地区,将其视为后院,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扬言要去拉美平衡目前的力量不平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成立,表明拉美地区一体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拉美地区内部崛起的人民力量起来要“平衡”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当时,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就说,这是对“门罗主义”,即美国干涉拉美事务“宣判死刑”。

  但没想到,奥尔特加总统一语成谶,两年后,2013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会上宣布终结门罗主义,表示美国不再干涉拉美国家的事务,要和拉美国家平起平坐,视它们为“平等伙伴”,共同分担责任,加强在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以此推进价值观和共同利益。

  话是这么说,但美国从来就不愿与别的国家平等相待。例如与拉美国家就存在许多摩擦。去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委同意为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提供庇护。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稍早前也表示,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该国也可以为斯诺登提供庇护。这引起美国的极大不满。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从俄罗斯取道欧洲回国时,被怀疑斯诺登藏在其总统专机里,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对专机关闭领空,令莫拉莱斯的回国行程一度受阻。玻利维亚总统的此番遭遇令拉美国家一片哗然,玻利维亚大力指责美国在幕后操纵。

  美国情报机构针对拉美国家的监控行为亦引发众怒。美国国安局多年来对墨西哥政府进行系统性窃听,包括前总统卡尔德隆的公共电子邮件,以此窃取墨西哥的核心秘密和了解其政治体系的运作。此事件的曝光导致美国与墨西哥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升级。巴西总统罗塞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美国窃听丑闻,甚至取消访美行程。上述两国政府都做出了强烈反应。紧急召见美国大使,要求作出解释。

  最新事态是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因苏尔萨将访古巴,古巴是拉美及加勒比共同体轮值主席国,因苏尔萨于1月底出席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这是50年来美洲国家组织首次恢复同古巴的接触。1962年,古巴被中止美洲国家组织成员资格。

  但新世纪以来,拉美左翼力量的影响大增,2009年在洪都拉斯召开的第39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与会各成员国代表共同宣布废除1962年驱逐古巴的决议。2012年4月,第六届美洲国家组织峰会上美国与拉美国家在古巴重返美洲国家组织问题上严重对立,导致峰会无果而终。而拉美国家一致认为古巴的参与是它们出席下一届峰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哥斯达黎加是今年迎来拉美选举的头一个国家,据哥斯达黎加的最新民调显示,左翼政党广泛阵线党的支持率最高,暂时名列第一。尽管美国心不甘情不愿,但事实摆在那里,拉美的左翼力量影响不断扩大。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文章明确指出:“拉美政治轴心进一步向左转”。在拉美国家“大多数选战中,左派都是有力的竞争者”。

  克里关于终结“门罗主义”和如何处理与拉美国家关系的讲话是美国单方面的设想,能否实现尚待观察,但在拉美地区民众和国际观察家看来,这是美国综合国力的衰落表现。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可以预见,2014年拉美地区的选举和形势发展不会给美国带来什么好消息。拉美左翼力量还会继续壮大自己。(黄舍骄 中国前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