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日本国际大学教授:扩大交流渠道化解误解偏见

2014年03月07日 1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济南3月7日电 (席静 陈笑乐)“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思维是消除对抗的方式,现代战争没有赢家,中日双方加强理解,扩大对话渠道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东日本国际大学田村立波教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

  田村立波应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邀请参加该院的思想者论坛,并在该论坛上做了题为“东日本大地震后中日关系漫谈”的讲座。

  田村立波在讲座中指出,2011年,即日本大地震当年,中日两国元首进行互访,达成了政治上相互信赖,东海资源共同开发,加强双边合作,加强双方国民的相互理解等共识。但随后,时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通过了国家购买钓鱼岛法案,该做法被外界视为其政治生涯的一大失误,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也断送了其执政前途。田村立波说,这是当时执政党不考虑周边国家感情,无视周边国家文化的后果。尽管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多次表示,日本与中国交谈的门户随时敞开,但其做法没有顾及中国人民感情,正如中国外交家唐家璇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在仍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

  田村立波认为,日本试图通过访问东南亚国家,从而孤立中国的做法,将更不利日本的发展。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中日贸易总额比美日间多1000多亿美元,孤立中国等于孤立日本自己。

  在日本该如何对待历史问题方面,田村立波的观点是,历史加哲学等于思想,对历史的认识不正确,就出不了思想家。所以,日本只有政治家,没有思想家。而政治家之间未达成共识也导致了日本首相频繁更替。

  对于未来中日关系,田村立波主张,中日之间加深理解是扩大今后对话渠道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看似规模不大、影响力不大的“草根交流”,持之以恒、由点到面,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双方的友好情感。例如,日本震灾后,福岛县华人华侨总会举办的相关民间活动,让日本民众通过中国节日体验中国文化,加强了解、交流,化解了误解和偏见。

  “中日互派的留学生是加强交流、了解的有效渠道。留学生和学者是中日交流桥梁中的‘螺丝钉’”田村立波呼吁,希望有更多的“螺丝钉”加入到中日友谊桥梁的建设中。

  田村立波,现任东日本国际大学经济情报学部教授,负责东日本国际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