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极纪行:探访北极印第安村落 捕驯鹿与鱼维生

2014年03月19日 1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北极纪行:探访北极印第安村落捕驯鹿与鱼维生
    位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西北特区重镇伊努维克(Inuvik),有一座天主教堂,据说是北极圈内唯一一座天主教堂。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位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印第安村落Fort McPherson的酋长威廉(William Koe,图)接受中文媒体集体采访。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中新社加拿大西北特区3月18日电 题:北极纪行:探访北极印第安村落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位于北极圈内的印第安村落Fort McPherson在当地时间17日夜里来了一批中文媒体的记者。后来听当地人说,这是这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印第安村落第一次有中文媒体的记者集体造访。因为入村之际已经夜色低垂,来访者顶着风雪进村,并没有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第二天清晨,情况开始起变化。

  听说村里来了一批记者,58岁的酋长威廉(William Koe)主动提出要见一面。这位面容有些黝黑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没有毛皮大衣、没有狩猎的长剑在手,也没有其他有关印第安人的照片中的那些独特的装饰,一个看似完全普通的人,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仅仅只穿了两件单衣行走在风雪中,显然是已经习惯了北极的寒冷。

  “欢迎你们。”威廉与“加中华文媒体北极考察团”的成员一一握手,了解记者们此行的目的和行程,并开始口若悬河介绍起他们村落的故事。

  威廉所在的印第安村落,是沿着加拿大丹普斯特(Dempster)高速公路进入其北极圈后的第一个原住民村落。村落位于皮尔(Peel)河的狭长河谷地带。1840年前后因为皮毛贸易途经此处,久而久之形成中转站并变成村落。1850年后随着哥威迅人(Gwich’in)人来此定居,村落里的人口逐渐增加,目前是一个800人的村子。

  根据记载,哥威迅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属于亚洲的蒙古利亚种族,其祖先在大约1万至3万年前经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大陆桥迁移至北美大陆。

  “我们这里的哥威迅人是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迁移而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威廉说,当地的印第安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狩猎行为,他们主要捕猎北美驯鹿和各种淡水鱼,这也是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和收入来源。

  “但现在很多都在改变”,威廉用了很多实例说明,他们渴望保护自己的文化习惯,但又不得不面临外界的变化。而皮尔河上游地区进行的矿业开发被认为会危及威廉所在村落民众的用水安全。因此,威廉表达了强烈的意见:不能让原住民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买单,他甚至表示,村民会坚持与那些牺牲他们的民生福利、不计后果的经济开发行为抗争到底。

  为了抓住机会向记者们展示其治下的村落,威廉主动当起了旅行向导,带着记者们走访村落并访问印第安人家庭。

  一家已有40年历史的帐篷加工厂是村落里重要的企业,10名左右的工人能年产3000多顶帐篷,获得240万元加币的营收。所有的工人都来自原住民,而帐篷之外,生产纯手工的背包、帽子等,做工不错,但价格也不菲。

  威廉带领记者们走访的唯一一家原住民家庭,家中两位老人皮特和麦瑞已经分别99岁和94岁,二人牵手走过了64载春秋,膝下12个孩子、100多个孙子和重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皮特老先生年轻时也是部落酋长,而麦瑞虽已逾鲐背之年,但还能手工缝制精美的驯鹿皮鞋。二老脚下一双鹿皮做的袜子上,繁花似锦,看得出主人家的传统手艺相当出色。

  与威廉谈起中国的时候,他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字,但至于能不能到中国去,威廉感叹,从遥远的北极到地球另一边的中国,实在太遥远了。(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