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方媒体领跑航空信息 为马方调查提供线索来源

2014年03月31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获取核心信息上,背后很重要的依托是独步天下的信息技术能力,和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冷战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数量仍是“量减值增”, 海外军事基地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300多个地区的海军基地,覆盖了此次马航MH370飞机每一个目前被重点怀疑的降落区域

  高度是35000英尺,出发地是吉隆坡,目的地是北京。从起飞到消失,马丁•赛维吉输入了所有和失联的马航MH370飞机一样的飞行参数。

  58岁的马丁•赛维吉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在马航MH370飞机失联一个星期后,他走进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处波音777-200客机模拟舱,试图还原马航MH370飞机在消失前的全过程。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罗伯特•温菲尔德•海耶斯也走进一处模拟舱,试图一探马航MH370飞机如何进行临时转向的究竟。

  虽然一场模拟下来,赛维吉和海耶斯并没能确定地找到各自的答案,但他们对于应答器何时关闭、飞机如何完成转向的判断更加清晰。而后,他们将这些问题转给在马来西亚进行采访的同事,以此向马方求证。

  凭借着各自的资源积累和专业分析,加之资源优势,以美英等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为主,在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中,几乎成为马来西亚政府之外的又一个“新闻发言人”,且相较于马来西亚方面的拖沓和遮掩,这个“发言人”提供的信息还显得更加准确,反应也更快。

  为马方调查提供新线索来源

  每一架载有媒体记者的越南军机结束搜救任务后,舷梯一靠上驾驶舱门口,记者的长枪短炮顿时在舷梯下围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只要没有其他紧急的任务,机长都会在走下舷梯后的第一时间就地举行一场小型的露天记者会。

  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许,已经连续工作执飞了将近一周的机长阮德龙,又一次陷入记者的包围圈。当天,随机的十多家媒体中,有两家电视台,一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亚洲。美国电视台的记者通过越语翻译将问题连珠炮似地抛给阮德龙,一旁的亚洲电视台的记者虽然话筒离机长最近,却苦于没有带翻译,面对机长全程越语的回答,一脸茫然和迷惑。

  在当天上午三个多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和这位美国女同行在采访间歇有过多次简短交流。她说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在前方报道的同事对航空领域并不熟悉,但后方编辑部已组成了一个阵容超过十人的技术顾问团,随时可以解答她对于一些技术问题上的困惑,并不时发过来需要她在现场去求证的种种从专业角度提出来的质疑。

  在多伦多的波音777-200客机模拟舱,马丁•赛维吉坐在驾驶舱的右侧,应答器在他的左腿侧,是一个看上去像收音机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地面交通控制台才知道飞机所处的位置、飞行高度、方向,并发出指令,让每个航班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从不会关闭应答器的。”坐在马丁•赛维吉左侧的当地飞行员教练迈克尔•卡萨多说。

  但马丁•赛维吉却动作熟练地将应答器上的三个按钮往左边摁下去,把应答器给关了。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首先做的就是关闭应答器。而在失联前的马航MH370飞机上,这样的动作也可能会出现。应答器的关闭将使飞机信号和亮点都在二次雷达屏幕上消失,但并不意味着飞机的消失。飞机仍然会出现在一次雷达上,但已变成一个不可识别的光点。这会引起地面控制台的注意,并开始寻找飞机。

  就算马航MH370飞机因遭遇劫持而导致人为关闭了应答器,可飞机仍然面临着改变航向的问题。马丁•赛维吉尝试关掉自动驾驶仪后转向,顿时警报声大作。他又尝试先关掉警报器,这样飞机却又没法收到具体的指令,完成不了转向。

  飞机如何能完成转向?在模拟舱里没能解开的疑惑,马丁•赛维吉将会和他的同事一起继续去设法寻找答案,同时也继续向马来西亚方面去求证。

  飞机事故发生后,消息源非常受限,真实信息一般仅掌握在航空公司、军方和政府手中,习惯且与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保持良性互动的西方媒体,此时凸显了他们的优势。

  从3月8日马航事件发生开始至记者发稿时的这十多天来,西方媒体尤其是几家美英主流媒体,表现抢眼,一次次用他们的信息突破和专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倒逼马来西亚一步步拓展其信息发布的尺度和宽度。

  在此次事件调查中,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媒体,传统媒体再次担任了内容提供者的角色,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则完全作为传统媒体内容的传播渠道。

  3月12日,《华尔街日报》从美方调查组处获悉,引擎数据显示马航飞机“可能在失联后继续飞行4小时”,这个消息一旦确认,将颠覆马方此前所作飞机在失联地点附近坠落的判断;一天后,CNN又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处了解到,失联飞机可能最后飞向了孟加拉湾或印度洋某处;而基于路透社14日披露的雷达数据分析,飞机失联后做过几次重大的高度变更,并人为改变方向飞往印度安达曼群岛。

  这一切信息几乎都在15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回应。“虽然雷达的覆盖有限,但我们认为飞机作出这种改变,可能是有人蓄意而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说。除了确认飞机应答系统被人为关闭外,他还称,马军方雷达监测到的信号表明,这架飞机先折返往西,随后又往西北方向行进。这与路透社的分析相吻合。

  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得不承认,西方媒体的报道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

  美国军队的“先见之明”

  在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发生的当天,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组建了一个调查小组,当夜出发,前往吉隆坡,拟向马来西亚提供帮助。这一小组包括了该委员会的航空、雷达方面的专家以及失联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技术专家。

  该委员会语气肯定地发出声明,他们不会发布任何调查取得进展的消息,而由领导这期事件调查的国家来对外发布消息。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派出了自己的高级雷达专家。名为斯科特•邓纳姆的这位专家曾是空中交通管理员,经验丰富,参与过许多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一些差点出事故的事件。有望从有限的民用雷达数据及军方雷达侦测到的飞行路线当中理出头绪。

  按照国际协议,负责调查空难及类似事件的国家应该是事件发生的国家。如果飞机坠落在国际水域,司法管辖权就归于相关航空公司所属的国家。但从以往的实践中看,不论各国有着怎样各不相同的规定,调查的主力通常都是美国人。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航空安全领域的前负责人伯纳德•勒布认为,美国不想让外界觉得是美国在负责调查,“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美国在负责”。

  此外,在世界各地发生空难时,另一家欧洲的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或以及英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也往往会获得同样的“观察员”待遇,并提供技术支持。

  在民航核心技术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美欧强国,主导着多数国际空难事件的调查,尽管有些时候出于各种考虑他们刻意保持低调。而每每掌握着最新调查进展的各种信息的这些调查小组或其成员,就成为一直与这些公司有着密切联系的西方主流媒体获取信息的近水楼台。即便这次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一再强调自己是协助角色,由“主导国”来统一发布调查消息,但《华尔街日报》还是找到了突破口,从美方调查组获悉了马航失联飞机的引擎数据。

  而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获取核心信息上,背后很重要的依托是美国独步天下的信息技术能力,和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虽然冷战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数量大幅收缩,但却是“量减值增”,目前其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有将近半数位于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覆盖了此次马航MH370飞机每一个目前被重点怀疑的降落区域。这些装备着美国先进雷达系统的基地,再加上美国分布甚广的卫星监测体系,成为一个个信息搜集中心,自然让消息灵通、且与各机构有密切联系的跑口的美国记者更多出了些“底气”。

  也正因此,在世界各地的空难事件调查过程中,也常能见到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人员的身影。

  这次也不例外。目前,美国已派出两名联邦调查局(FBI)探员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协助调查失踪客机的机组人员及乘客背景,确认他们是否与武装组织有关或有劫机动机。

  虽然在失联飞机的线索获取上屡有突破,但西方媒体仍对于马方的警惕和谨慎感到不满。多家西方媒体抱怨马方提供的信息缺乏新线索,呼吁马方让美国调查小组全面接手调查或取得更多资料,“不能让调查设备和人员实力均强大的美国束手束脚,做不了什么事”。

  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美国在搜救上确实表现出了“先见之明”,在多国搜救飞机和舰船集中于南海时,美国军舰已经悄然驶向马六甲海峡,并率先表态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接下来的几天里,这成为了各国搜救第二阶段聚集的新的重点海域。(记者 徐方清)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