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历史学家:日用甲午战争揭示中华帝国虚弱本质

2014年07月26日 10:09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日本怎么看甲午战争?韩国《朝鲜日报》25日刊出发自“120年前日本舰队出征地”佐世保的文章,称“日本毫不反省过去,到处炫耀昔日辉煌”。

  日本作家麻生晴一郎2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日本的学校在教授“日清战争”时一般都和日俄战争并行,一般在说中国时都要强调国家很大,但是却腐败没落。而日本却不同,走向了近代化和文明之路。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很多日本人不愿反思侵略战争并不奇怪。文章称,中日甲午战争是成功实现近代化的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对外侵略战争。此后日本又陆续投身于日俄战争、强制合并韩国、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市内“海上自卫队史料馆”的展品都是对过去荣耀的回忆。看不到日本对侵略战争的任何反省之意。

  日本历史学家新田成文通过微博说,日清战争对于日本的价值在于,日本通过这场战争揭去了中华帝国身上神秘的迷雾,使其虚弱的本质得到体现。日本在文明上对于中国的恐惧和畏缩因此被彻底一扫而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让日本民族的自信心得到树立与膨胀。当然,这种自信的过度膨胀,超越界限就意味着狂妄。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日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多是重视细节的战史研究,对其历史背景和战争的侵略性质绝口不谈。而且,在日本学者的战史研究中,甲午战争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日方对于这段历史抱有“胜利理所应当”的态度。在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日清战争”的文字普遍不多,日本作为战争发起者和挑衅者的史实被掩盖,而被塑造成“新兴大国和旧帝国的一次冲突”。

  日本《读卖新闻》曾评论说,相比日俄战争,“日清战争”在日本人的集体历史记忆中相当淡薄,因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意味着日本作为“亚洲代表”首次挑战西方的胜利,标志着日本作为大国的崛起,而战胜腐败的清王朝“被认为并不值得赋予如此大的意义”。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英国特约记者 蓝雅歌 文东 孙微 金惠真 路锋】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