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资料:日本防灾救灾体系完善 减少灾害损失

2014年08月07日 15: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日本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常袭击这个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为尽量减少自然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努力保护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日本先后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有关防止海洋污染以及海上灾害的法律》《活动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水灾防止法》《灾难救助法》等,规定了发生灾害后应采取的对策。

  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这一天,日本全国各地都要举行有首相和有关大臣参加的防灾演习,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日本还设有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性的自然灾害。中央防灾会议成员由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其他有关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一步加强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危机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全国的应变能力。日本的危机管理机制在应对天灾、人祸等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日本政府还在首相官邸的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日本各级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

  日本每个自治体都预先把学校、体育馆、公园等场所规划为避难所,一旦发生灾情,避难所也就成为救灾物资发放点。在记者驻地附近就有几所学校和公园被指定为避难场所。这些学校和公园的周边都有明显标牌,上面标明“紧急避难场所”。

  日本很早就建立了一套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运输体系,确保灾民在灾后能及时获取必要救急物资。首先,鼓励每个家庭在家中储备救灾物资,存放能够维持一家人三天到一周的饮用水和食品。其次,在各个自治体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或储备点,储备帐篷、被褥、发电机及燃料、手电和食品等应急物资,该地区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及时就地发放,保证灾民的生活必需。

  在救灾物资的流通方面,日本也同样制定了各种预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首先,制定陆、海、空运输救援物资路线,明确救灾物资的运输、保管和发放以及其他分工合作等事项,并把空运作为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运输的最重要手段。例如,在近年救灾紧急物资的运送中,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作用日益增强,最早运抵灾区的物资基本上都由航空自卫队完成。另外,灾后重建所需的大量物资则主要采用海运来完成。

  日本对灾后物资的配送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由政府行政单位负责,包括救援物资的调剂、集中和运输配送等。必要时请求军方协助运送,并进行交通管制,优先保证紧急救灾物品的运输。第二种由物流公司主动承担。日本大型物流公司基本上都是各地救灾委员会的成员,物流公司也都事先制定了救灾应急预案,一旦需要投入救灾工作,则按照政府救灾指挥中心要求采取主动的方式进行配送,并根据受灾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配送中心配送,提升配送效率。第三种是委托物流公司配送,即根据救灾部门的订单配送。事实上,日本这种救灾物资分阶段管理的模式,已充分利用现代商业的物流发展成果。

  各类救灾物资会根据其性质归类分送到不同的仓库。然而,对社会捐赠灾区的必需物资,会根据捐赠者的意愿或者灾情需要分类后直送灾民点。至于那些社会捐赠的非必需或暂时超过灾区需求的物资,则会送到相应的仓库储存,留待日后使用。(乐绍延 许缘)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