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德以邻为壑输出通缩 系欧洲经济停滞罪魁

2014年12月03日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3日电 欧洲经济陷入重灾区,欧洲国家的利率大幅下降,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仅为0.7%。美国《纽约时报》3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导致欧洲经济陷于停顿的最关键的恶劣行为,并非来自希腊、意大利或法国,而是来自德国。德国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实际上将通货紧缩输出到了欧洲邻国。

  文章称,美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掉进深渊,现在似乎终于要爬出来了。不幸的是,欧洲作为危机的另一个重灾区,却讲不出同样的话。欧元区的失业率停留在了几乎两倍于美国的水平,通胀水平远低于官方目标,完全陷入通缩的危险近在眼前。

  投资者也注意到了:欧洲国家的利率大幅下降,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仅为0.7%。这种水平的收益率数字,类似于日本通货紧缩的情形,市场也的确传达出了欧洲将会经历“失去的十年”的信号。

  为什么欧洲会陷入如此艰难的处境?欧洲政策制定者当中的惯常思维是,我们看到的是不负责任态度的代价:一些国家的政府采取的行动,并未体现出共同货币所需要的审慎,而是选择迎合受到误导的选民,坚持已经失败的经济理念。如果你问我(或者其他一些严肃对待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家),这种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一点例外:他们把做坏事的是谁给搞错了。

  导致欧洲经济陷于停顿的最关键的恶劣行为,并非来自希腊、意大利或法国,而是来自德国。

  我并不否认希腊政府在危机之前的行为很不负责任,也不否认意大利生产力停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希腊是一个具有独特财政问题的小国,而意大利的长期问题也并不是欧洲滑向通缩的根源。如果你想要找出哪些国家的政策在危机之前就已经出问题、在危机发生以来伤害欧洲经济、而且还拒绝吸取教训,那么所有的证据都说明,德国是行为最恶劣的国家。

  请着重考虑一下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

  关于法国的负面媒体报道不少,尤其是很多人的说法都宣称它丧失了竞争力。这样的说法极大地夸大了事实,从大多数媒体报道中,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法国只有很小的贸易逆差。此外,即使法国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的来源在哪里呢,法国的竞争力是被成本和物价的增长侵蚀了吗?

  不,完全不是。自欧元在1999年诞生以来,法国的GDP平减指数(即法国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的走势)每年提高了1.7%,而该国单位劳动力的成本则每年提高1.9%。两个数字都符合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略低于2%的通胀目标,这与美国发生的情形相似。与法国相对比,德国的数据就非常不妥了,物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分别是1%和0.5%。

  成本大体符合应有水平的不仅仅是法国。西班牙在房地产泡沫期间,成本和物价曾大幅提高,但由于严峻的失业率和工资限制持续多年,如今所有挥霍无度的迹象都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意大利的成本增长有点太高了,但它偏离正轨的程度,远没有德国成本过低的问题严重。

  换句话说,即使欧洲真的存在某种竞争力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德国以邻为壑的政策。这些政策实际上将通货紧缩输出到了邻国。

  那么债务呢?德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难道不是在为过去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付出代价吗?实际上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希腊,而非其他国家。对法国来说尤其不成立,该国根本没有面临财政危机;法国现在还能以创纪录的低利率(不到1%)借入长期国债,仅仅略高于德国的水平。

  然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似乎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错误的对象和错误的政策。的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一项用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方案,然而相对于问题的规模,公共开支如此之小,简直像个笑话。与此同时,尽管法国现在的举债成本达到了历史最低,但欧委会还是警告法国,如果削减财政赤字的力度不足,就会受到罚款。

  那么解决德国通胀水平过低的问题怎么样?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或许能达到这种目的(不过我不敢保证),但是德国负责货币政策的官员却对这种政策提出了警告,因为这样债务人就可以摆脱负担。

  这么说来,我们见到的就是坏主意产生的巨大破坏力量。并非完全要怪德国,尽管德国在欧洲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行通缩性的政策,是因为有太多数欧洲精英,接受了相同的错误论述。这让人不禁开始思索,要怎样才能让他们认清现实。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