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航局:“菲莱”杳无音信 但复苏仍有机会

2015年03月23日 09:58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欧空局工作人员20日(北京时间)结束了为期8天的“菲莱”唤醒工作,但是,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到达近日点之前,仍有希望让这个人类派出去的“侦察兵”重振雄风。

  欧空局称,“菲莱”着陆器去年11月休眠,下个月会将之唤醒。“但‘菲莱’在彗星上醒来仍然面临‘冷酷’现实。”欧空局贴出来的一个德国航天中心(DLR)博客提到:“可能它的电力不足以将信号传回到DLR着陆控制中心。”

  去年11月12日,母船“罗塞塔”号经过10年太阳系飞行,将“菲莱”着陆器投放到彗星表面。在它闯进一个凸凹不平的彗星阴影后,电池彻底被耗尽。进入关闭模式之前,“菲莱”拼尽全力进行了54个小时的核心实验。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菲莱”已经4个月杳无音信了。目前彗星正在飞临近日点的途中,越来越多的阳光会沐浴在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上,让它有机会再次充满“活力”准备“开工”。

  本月12日,“罗塞塔”俯冲到“菲莱”着陆点附近,开始侦听是否有信号,但得到的只是“沉默”,通信系统于北京时间3月20日中午12点关闭。

  DLR项目负责人斯蒂芬·尤拉梅科说:“我们会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菲莱’有所回应为止。我们必须有信心。”下一次接收信号的机会是在4月上旬。

  “菲莱”需要一个内部温度超过45摄氏度以及至少5瓦特的电力才能自动重启,但只有产生19瓦特电力的时候,才能通过轨道飞船“罗塞塔”将信号传回地球。

  这项花费14亿美元的彗星探测任务,旨在揭示彗星的秘密,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给地球注入了生命物质的“种子”。(记者 房琳琳)

【编辑:葛雨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