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人如何看长崎核爆? 美媒:民众分歧巨大

2015年08月10日 10: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美媒称,70年前,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结束,也推出了核武器时代。70年后,《纽约时报》询问读者,他们如何看待哈里·S·杜鲁门总统的决定。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10日报道,当年,杜鲁门对投放原子弹决定的辩白是,那是避免对日本本土发动全面进攻的唯一途径。可以说,发动全面进攻将会给美国和日本带来更多生命损失,比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中死亡的约20万人还要多。

  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周年纪念于8月9日在该市的和平公园举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纪念仪式。

  批评使用原子弹的人争辩说,日本已在向外界发出他们准备投降的信号,但这些信号不是被错过、就是被忽略了,因为美国想向全世界、尤其是苏联展示其掌握的惊人武器。

  报道称,《纽约时报》网站编辑部收到了几千封读者回答这个问题的来信,有的提供理由,有的给予谴责、控告,也有的做出解释。虽然自投放原子弹以来已过去了70年,为考虑这个问题提供了时间的视角,对有关战争的那个阶段发生了什么也有了更多的历史知识,但这些都没能让人们对这个问题达成更多的共识。

  下面是读者来信的摘登,为表达清晰稍作编辑。

  评判杜鲁门的历史功过

  那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对平民百姓进行的恐怖袭击,是典型的战争罪。哈里·杜鲁门是一个战争罪犯。

  ——纽约州纽约市居民劳伦斯·毛斯

  杜鲁门做了正确的选择。那样做是否救了日本人的命无关紧要,他的做法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减少了美国人的死亡,结束了战争。

  ——亚利桑那州天堂谷居民弗兰克·杜利特尔

  投放原子弹是1945年的决定,不是2015年的决定。在杜鲁门看来,20万日本人的死亡,比起40万美国人的伤亡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除了这个考虑,还有开发核武器及其投放所需要的B-29型轰炸机的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费用。如果不投放原子弹,而且有更多的生命损失,当初干吗要开发原子弹呢?

  ——马里兰州鲍伊市居民爱德华·威索基

  把我自己置身于1945年8月。那时,法西斯轴心国毫不犹豫地轰炸、折磨和屠杀任何与同盟国事业有关的人。如果那天早上,我在艾诺拉·盖号轰炸机上(Enola Gay是向长岛投放原子弹的飞机的名字,译注),我觉得我会这样看,那只不过是一颗可能迅速结束战争的大炸弹。假如我有办法的话,我觉得我会每天投一颗原子弹,直到天皇本人说“求求你,别再投了”的那一天。杜鲁门总统做的对:他做了铲除邪恶所必须做的事情。

  ——印第安纳州卡梅尔市居民乔治·赫林顿

  面对二战之后苏联策划战争的威胁,为确保欧洲和亚洲的安全,有展示武力的必要。此外,美国选民有复仇的欲望,所以投放原子弹在政治上是有利的。最后,暗示战争时期的道德和理性行为与和平时期的一样,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严重的过度简化。

  ——英国肯特郡居民乔丹·霍尔

  不使用原子弹的其他选择

  只要看看对日本发起全面进攻计划对人员伤亡的估计,就知道不使用原子弹可能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美国投原子弹的决定是悲剧性的,美国官员应该永远与日本人民一起哀悼死者。但是,如果没有投放原子弹的不幸决定,战争会拖延下去,双方的损失都将会是灾难性的。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居民扎卡里·霍夫曼

  对为了加快一场可怕战争的结束而投下原子弹,我没有反对意见,但我对选择广岛、长崎或任何其他人口集中地区作为靶子持反对意见。与选择把原子弹投在城市相反,美国本该选择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本来也可以展示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日本政府知道其继续战争的徒劳,同时也能挽救十多万平民的性命,他们中的许多人遭受了难以置信的可怕创伤。

  ——亚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市居民约翰·凡卡特

  即使我们接受投原子弹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必要性,但从来没有人能充分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把第一颗原子弹投在日本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地方,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即使日本在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后仍拒绝投降,迫使我们不得不投放第二颗,正如在1945年发生的那样,但这会导致死亡人数减少一半。难道那时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吗?

  ——马萨诸塞州斯多镇居民伊丽莎白·米晁德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