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调查称10%的北京人具备科学素养 位居全国第二

2012年01月31日 09:4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次的本市全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市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10%。本市公民科学素养水平高于全国3.27%的同期水平,但略低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北京人科学素养13年增1.5倍

  此次公布的是2010年本市全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自1997年本市首次开展全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以来,全市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一直保持稳定较快增长。1997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仅有4.0%,5年之后增至6.6%,2007年达到9.2%,本次调查又攀升至10.0%,13年间增加了1.5倍,年均增长率达7.3%。

  本市公民科学素养稳定、良好的增长态势,充分体现了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普工作的成效。

  青年人懂科学的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与年龄成反比,越年轻的公众,了解科学的人越多。18至3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4.3%;40至54岁者次之,为7.5%;而55至69岁者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则骤降至3.6%。

  公民受教育程度则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成正比,念的书越多,懂科学的越多。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6.7%;高中文化程度者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6.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公民中,仅有1.6%具备科学素养。

  城镇居民中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几乎是农村居民中的两倍。城镇居民相关比例为10.9%,农村居民仅为5.5%。此外,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2.2%,明显高于女性公民的7.8%。

  市民参与科普仍不主动

  尽管市民科学素养大大提升,但参与科普活动仍不主动。调查显示,虽然不少市民表示对科普感兴趣,但多数人只是口头说说,仅有两成左右主动参观过“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这也说明当前的科普活动对公众仍然缺乏吸引力。

  此外,市民对科技信息的兴趣很务实,例如对“医学与健康”的感兴趣程度远远高于其它方面的科技信息,是排在第二位的“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的1.77倍;“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天文学与空间探索”等与生活距离较远的科技发展领域,市民并不关心。

  上网学科学的市民迅速增多

  虽然互联网已成为年轻人了解信息最普遍的方式,但市民获取科技信息却依然依赖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调查显示,依靠电视和报纸了解科技信息的人最多,分别达到87.4%和73.1%。另外,选择与人交谈、听广播两种渠道了解科技信息的市民也在20%以上;通过图书、一般杂志和科学期刊三种渠道了解科学的市民分别为11.3%、9.7%和8.1%。互联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作用越来越明显,上网学科学的市民已从2007年的20.5%增长到48.4%。

  直接参与科普活动也是市民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在各类科普活动中,市民最爱参观科技展览,达到49.9%;其次参加科普讲座,为42.4%;参加过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活动的公众达36.5%;市民参与科技培训、应用科技咨询的比例分别为25.4%和23.3%。

  新闻延伸

  公民科学素养是怎么算出来的

  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主要看其对科学的理解,获取科技信息的来源以及对科技的态度。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均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约翰·米勒提出的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为模板,对公众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其指标包括公众可理解科学术语和科学过程,能阅读报纸或杂志的科学技术报道,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此次北京全民科学素质调查也是基于该套测评指标体系展开的。

  不过,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公民科学素养评价标准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我国亟需一套符合国情的公民科学素质评价标准。

  专家建议

  大学可设科普管理专业

  “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方式,应加强科普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建议高校开设科普管理专业学科,国家设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不仅推动科普活动开展,同时也能开展科普专业理论研究。

  此外,市民科技信息的需求也极具个性,例如农民最希望获得农业技术和实用技能信息和知识;中老年公众则对医学与健康更为关注。因此科普也要对症下药,满足公众的个性需求。(记者 刘欢)

【编辑:阚枫】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