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漯河十万党员公开承诺坚持4年 兑现率95%以上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02日 09:3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核心阅读】

  河南省漯河市“十万党员公开承诺”2008年曾在全国引发热议,在人们质疑和期待的目光中,漯河市公开承诺坚定地走了4年。如今,承诺践诺之路越走越宽,各级党组织及党员、领导班子及成员,甚至民营企业管理人员、非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全市近11万党员96%以上参与了公开承诺,承诺兑现率在95%以上;全市近千名县级领导干部制定承诺事项5000多条,其中县级领导干部年度践诺情况群众满意度均在94%以上;全市4647个基层党组织全部进行了公开承诺,有效激发了基层基础工作。

  4年前,河南漯河市委市直工委书记戴友良一句“坚持走路上下班”的承诺引起网民“拍砖”。今天,这位几年来一直坚持走路上下班的书记笑着对记者说:“原来承诺是为了逼自己厉行节俭,现在走路上下班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而“身体力行,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正是漯河市当年对党员干部制定公开承诺事项的要求之一。

  承诺什么 听群众的

  办群众需要办的事,让群众来“品头论足”

  公开承诺活动伊始,为了不让活动流于形式,取得扎实效果,漯河市委组织部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承诺内容实行分类指导,不同类别党员有不同的“条条框框”;公开形式实行党员统一填写制式承诺书,由党组织审核、盖章、“贴出去”;检验效果实行党员述诺、群众评诺,承诺落实得怎么样,要让群众来“品头论足”。一轮下来,部分党员后脊梁出了汗:“原以为说说就行了,没想到跟过堂一样,这以后承诺事项要认真制定、落实,不能丢人现眼。”

  去年,召陵区召陵镇大徐庄村的大棚精品西瓜又卖出了好价钱,看着村民们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党员中心户”徐电超2012年的承诺底气更足:“我要承诺带领群众再发展1000亩标准大棚,大家共同致富。”建大棚、选品种、找销路,发展千亩大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老徐很有信心:“今年咱村建的400亩大棚,一个棚收入七八万,群众都想致富哩,群众需要啥,咱党员就要承诺为群众干点啥。”

  同样是承诺办群众需要办的事,去年年初,市建委通过新闻媒体、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在全市广泛征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意见建议,共征集梳理出108项,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后,在市级媒体上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25项实事。“还没到年底,我们承诺的25项实事就已经全部办结,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反响很好。”市建委党委副书记王志民欣慰地说。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