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分析称解决北京“人口苦恼”应建设人口信息平台

2012年02月08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8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了国家人口计生委课题组的文章《北京“人口苦恼”与人口规划的基础作用》。文章针对北京“人口苦恼”问题,建议构建人口信息动态采集、统计与分配体系,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全员人口个案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建设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准的国家和省两级人口数据库。

  文章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万人,这个数字超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2020年总人口控制规模近一成。有人估计,按实有人口口径计算,北京同期人口应该已经超过2000万人;也有人以北京地区使用“支付宝”的登记人数估计,生活在北京的人口达到3000万人。如何应对人口规模过猛、过快的增长,成为北京处理一切城市管理问题首当其冲的“苦恼”。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人口管理是有效的。“城乡分治+计划指令+统购统销”的综合作用,通过户籍制度,打造出这个时期特有的“人口制度红利”。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必须重新构建起适合市场机制下的人口调控体系。北京的“人口苦恼”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刻不容缓。

  文章指出, 应对北京人口规模增长过猛过快的问题,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措施,譬如跨行政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城市功能整建制的迁移、副城功能团组的完善、居民生活成本梯度的打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成,等等。但是,如果不能构建起新的适合市场机制的城市人口调控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那么,完成上述任务,仍然会是纸上谈兵。

  文章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确立以法律调整为主的城市规划实施环境。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由行政调整为主变为法律调整为主,有效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应用范围,这是国际先行国家的普遍经验,也是强化城市规划执行的必由之路,又是摆脱北京“人口苦恼”的先决条件。日本东京都的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法律有几十部,其中包括如《国土利用规划法》、《国土综合开发法》这类基本法;如《首都圈开发整治法》、《关于限制首都圈原有城区工业发展法》、《关于国家财政对首都圈的近郊整治地带进行整治的特别措施法》这类直接法;如《农村区域吸引工业促进法》、《工业再配置促进法》、《技术集聚城市法》、《头脑布局法》、《综合休闲娱乐区建设法》、《多极分散法》这类配套法,等等。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了政府在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和行政执法时的行为;防范了特殊利益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侵害公共利益的可能;通过法律的制定、修订过程,也吸纳和协调了不同利益集团的社会经济诉求。国际经验表明,对城市规划、人口发展、土地开发这类长远利益必须优先于当前利益的公共事务,必须以法律规则约束和监督行政权力。

  第二,确立人口发展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城镇化过程,是因人口向城市集聚而产生的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过程。工业化过程,是因生产方式变革而产生的资源在技术上的重新配置过程。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却不能相互替代。产业规划的基础是资源的技术配置,其主要的能动因素是产业,人口作为资源之一,处于从属地位。城市规划的基础是资源的空间配置,其主要的能动因素是人口,产业作为人口发展的经济支撑,处于从属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重视产业规划,忽视城市规划,甚至以产业规划代替城市规划,使人口发展的能动作用无法获得有组织的发挥,只能自发地起作用。北京的“人口苦恼”就是这种自发性的一颗苦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发展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必须遵循的导航图。它不能作为一般的专项规划,而应作为重大的基础性规划来对待。

  第三,构建人口信息动态采集、统计与分配体系。实时、动态的人口信息,是进行人口调控的基础,也是编制人口规划、制定人口政策、配置公共资源的依据。为此,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全员人口个案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建设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准的国家和省两级人口数据库,就成为实现人口规划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条件。依托这个平台,建立以人口评价为基础的部门间、区域间、城乡间和产业间的人口信息衔接机制,实施重大事项的人口综合评估制度,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引入重大工程项目时,遵循人口调控规划,落实人口调控目标。

  第四,实施人口调控绩效考核。市场机制下的人口调控,是以法制为基础,以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政策引导,实现人口规模、素质、结构和分布合理化的行政过程。这种调控,一要遵循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立足政策引导,减少硬性指令;二要遵循法制社会的运行规律,注重规划的公平公正,立足法律规范,减少自由裁量;三要遵循行政管理的运行规律,保障政府的运作效率,立足公共服务,减少放任自流。因此,这种调控是这三种规律共同作用下的复杂调控过程,不可偏废。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口调控绩效考核制度,监督行政过程,保证行政质量,提高行政效率,以增强人口规划对指导各项社会经济专项规划的行政约束力,增强人口规划指标对调节不同地区各类城市管理目标的行政约束力,增强人口规划实施效果对评估相关管理人员行政水平的行政约束力。

【编辑:李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