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二炮部队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某型导弹夜战能力

2012年02月14日 10:12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某型号导弹夜间辅助瞄准照明装置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用性强、经济实用等特点,更重要的是较好地解决了发射分队夜间实施瞄准困难的瓶颈问题,对提升部队夜间作战能力有极大促进作用。”近日,在第二炮兵某基地“三小”革新成果评定会上,专家组对所属某旅装备部技术科助理员杜兆华研制的“某型号导弹夜间辅助瞄准照明装置”给予了充分肯定,将其评为“三小”革新成果二等奖。据悉,这项成本仅600多元的革新成果已在部队实装操作训练中成功使用,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军事效益。

  某型导弹夜间条件下的瞄准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该旅一直在寻求破解之法。此前,一家院校研制出一套带微光夜视功能的夜间辅助瞄准系统,但这套系统设计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操作繁锁;某研究所研制了一套带微光夜视功能和自动跟踪锁定功能的夜间辅助瞄准引导装置,虽然采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但同样成本高、操作携带不便,无法适应机动作战要求。

  就在辅助照明装置研制陷入“卡壳”时,该旅装备部技术科助理员杜兆华主动担起了攻关重任。当时很多人都劝他不要“逞能”,认为专家教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助理员能解决吗?但是杜兆华没有退却,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瞄准仪器及技战术指标的熟练度,开始着手研发。他提出的设计雏形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且独立于装备之外,不对瞄准仪器有影响。

  经过近3个月的研究摸索,杜兆华的第一个“样品”研制成功,这是一种内嵌式瞄准辅助照明装置。但是实验发现,这套装置安装难度较大,光线无法精准照射到瞄准窗口,无法确保瞄准精度,最终这套设计方案被否定。

  经过一番思索和研究,他又研制出了第二件“样品”。但实验发现,虽然LED灯光方向性好,但灯光依然不能直接照射到窗口内部,从而无法保证瞄准精度。

  杜兆华在旁人的质疑声中第3次向险峰攀登。冷静思索之后,杜兆华转变了思路,既然弹体上安装不行,就在地面瞄准仪器上“动心思”。一次,他到驻地小商品市场采购物资,无意中看到了一种警用强光手电筒,这种手电筒不仅光度强,而且还具有聚焦功能。这让杜兆华非常惊喜,随之他又设计出了能够固定在瞄准仪望远镜上的钢材卡环。一套完整的辅助照明装置研制成功,经反复试验,效果非常理想。

  就在大家以为大功告成时,杜兆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他认为这种钢性卡环重量较重,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对瞄准仪望远镜发生磨损,从而影响设备寿命和功能等。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他又开始寻找替代品。结果他发现绷带更加适合作为固定装置。经过改造,绷带式固定装置诞生了,这种装置重量轻、稳定性强、便于装卸、操作简单,成本不足千元,最重要是的效果完全能够满足夜间训练发射需要,并且精度非常高。

  获奖的消息传来,他淡定地说:“真没有想到能获奖,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立足实用搞科研的信心和决心,只要能为战斗力服务,付出再多也值得。”(许瑞彬 郭林磊 冯金源)

【编辑:王金志】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