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湖南全面推行参合农民免费乡镇住院付费机制改革

2012年02月20日 2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长沙2月20日电 题:湖南全面推行参合农民免费乡镇住院付费机制改革

  中新社记者 刘柱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新圩村农民李六红患胆囊炎多年,在镇卫生院住院25天花费医疗费2300多元,仅缴纳100元后就轻松出院了。

  “现在住得起院啦,老婆子连续住院四次,一共才交了400元。”去年在蓝山县新圩镇卫生院采访时,记者至今还记得李六红的老伴胡大爷喜形于色的样子,“以前住同样次数的院,除开报销部分外,还要掏8000多元的‘巨额’医疗费”。

  记者今年2月中旬在怀化市麻阳县采访时,见到类似李六红情况的农民更多了。

  在麻阳县兰里镇中心卫生院病房内,江坪村85岁的高秀娥老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感冒住院4天她就交了100块钱。她说,按以前如果仅靠家里3、4亩柑橘卖的钱,“根本就看不起病,更别说住院了。”

  兰里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立春告诉中新社记者,以前农民住院一两天就会找各种理由出院,现在不同了,“农民住院交100块钱其他费用都不用操心了,‘求’着医生住院,病好了才肯出院。”

  为何农民对住院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这得益于湖南省一场“自下而上”的参合农民免费乡镇住院付费机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是参合农民在乡镇医院住院只需缴纳一定额度的“起付线”,住院期间的检查费、手术费、医药费、护理费等所有费用均用新农合基金全额报销,由医院和当地农合办结付。

  这一改革率先在去年年初在蓝山县“试水”,住院仅缴纳100元的“起付线”即可。随后去年8月1日起,张家界桑植县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超过150元的参合农民报销100%;去年8月25日起,怀化市麻阳县规定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只需缴纳规定的“起付线”100元,基本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

  麻阳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舒相军说,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据他介绍,截止今年1月31日,麻阳县共有12034农民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免除医疗费用1012.5万元。

  蓝山县卫生局局长吴友忠介绍,实践一年多来,农民的实惠更直观化了,去年为该县农民减少医疗负担2195万元。

  在农民中流传的顺口溜“小病捱,大病扛,得了重病见阎王”,如今变成了“合作医疗真正好,有病及时得治疗,节省劳力少花钱,保护劳动是关键,多打粮食多生产,多为国家做贡献”。

  怀化市卫生局局长张幼亭告诉记者,这项付费改革又“深”进了一步,从乡镇卫生院又扩展到了县级卫生医疗机构,并在今年1月1日已在怀化全市13个县(市、区)全面推广,怀化将率先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免费的地级市,其中的“起付线”为县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住院分别缴纳300元、600元。

  记者20日从湖南省2012年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这种“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形象”的举措——“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报销的付费机制改革”将在全省全面推广,并把这一工作列在湖南今年卫生系统“十大卫生惠民措施”之首。

  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表示,新农合付费制度改革在蓝山县、桑植县、麻阳县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群众受益直观、明了,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全面推行。

  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说,以上三县的模式,可操作性强、可复制性强,各地主动要求参与试点,原计划今年推广的时间表被提前,目前已在全省50多个县市开始实施。

  他分析,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在全省基层医疗单位扩面推广,基于两个“关键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和新农合资金筹措力度的不断加大。

  据湖南省卫生厅统计,去年湖南参合农民4654.96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7.24%,筹资水平人均达到230元,今年人均筹资水平将提高到290元;去年提前半年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覆盖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了22.92%,住院床日费用下降了13.25%;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价比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指导价降低了50.26%。(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