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中国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学者称应创新方式

2012年03月05日 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成都万名青年志愿者掀起“学雷锋”高潮。安源 摄  

  中新网3月5日电 题:中国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学者称应创新方式

  作者:阚枫

  去年11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之后,一场旨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全国动员迅速铺开。从中央到地方,从软措施到硬指标,如何让学雷锋常态化引发社会讨论,专家分析,新时期群众性学雷锋要取得实效,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是关键,同时还要创新学雷锋的方式。

  一场关于“学雷锋”的社会动员

  2011年11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议,在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名字,“雷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全会的决议中。从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学习雷锋”,再到如今中共中央再次动员全社会学雷锋,半个世纪以来,由中国官方自上而下多次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

  新一轮全社会学雷锋活动,有一个核心主题词——“常态化”。在推进“常态化”实现的具体措施上,中宣部提出把学雷锋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测评体系,教育部提出将学雷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列出9大项目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在地方,北京提出从今年3月起,将每个周六确定为“学雷锋志愿活动日”, 专设基金鼓励学雷锋活动;广东高校将学雷锋与奖学金挂钩;雷锋的故乡长沙,更是将学雷锋活动将作为全市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依据,学雷锋中涌现的先进者,还将在招考招聘、子女升学、住房保障等方面受到照顾。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常态化学雷锋措施在二月份集中推出。

  在此次全国学雷锋活动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社区,那些旨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软措施”和“硬指标”能否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方面获得实效,引起社会的热烈讨论。

  “常态化学雷锋”需要官员带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开始流传“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调侃。自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设立以来,全国各地在每年的3月都会出现学习雷锋的热潮,但是“一阵风”的学雷锋活动,来得快也去得快。

  一个敬老院,在雷锋日里可以迎接十几拨学雷锋志愿队,但是一日过后又重归寂寞。形式大于内容,“任务”多于“志愿”的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中。

  分析认为,形式主义的盛行让雷锋精神得不到传播和传递,甚至引来普通百姓的讽刺和反感,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不能常态化,雷锋形象渐渐从人们精神世界中淡出一个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夏春涛认为,政府层面的这些推进学雷锋常态化的措施,有着导向和风向标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还需要探索和创新,要考虑民众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变化的现实情况,这需要地方官员的政治智慧,但是以往的实践证明学雷锋活动再也不能搞形式主义。

  “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要取得实效,一个重要的前提,还是要看领导干部的带头和表率作用,雷锋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共产党员’,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难要求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取得实效。”

  夏春涛表示,中共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就已经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学习雷锋,一切为群众着想,做人民的公仆。因为,在民众心中,再多典型的正面效应,可能都没一例官员腐败的负面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大,所以常态化“学雷锋”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

  真实的“好榜样”才可亲可近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巨大变革时代,时代的转变中,政治背景、社会结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个50年前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偶像,怎么能被如今的年轻人所熟识和接受,雷锋精神如何适应当今这个解构、多元的时代,已经成为新时期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一个宏大课题。

  在此次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中,媒体的报道不仅把焦点放在雷锋所做的好事上,还努力向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人情化的雷锋。一个和如今年轻人一样,爱美,追求潮流,有自己的初恋,也有些许虚荣和轻狂的“普通人”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有评论称,以平常心重读50年前的雷锋,一个纯真善良的普通年轻人身上所展现的见义勇为、节约行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价值,而这些在社会转型、风气浮躁、道德失范的今天,更显珍贵也更需学习,真实的雷锋形象更可亲可近,这样的雷锋精神才可学可为。

  如今,在全社会学雷锋的背景下,雷锋帽、印有卡通雷锋图案的T恤、背包等创意产品在网上热卖,而“雷峰体”、“雷锋吧”、“雷锋网游”、“雷锋微博日记”这些传播雷锋精神的新兴网络载体受到年轻人追捧。与此同时,新的时代中,广大网民也在发现和推捧出一个个身边的“活雷锋”,出现了“最美妈妈”、“最美婆婆”等等“草根英雄”。

  对此,夏春涛分析,时代背景的大转变,对于开展学雷锋活动带来的不仅有挑战,也有机遇,通过传播载体的创新,把雷锋精神内化为新时期民众心中的一种观念,营造成一种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追求的道德风尚,把它变为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能紧密联系的一种道德参照,所以,要通过创新学雷锋的方式来实现常态化学雷锋。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