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多地现大风扬沙天气

2012年04月03日 14: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诗句在我国流传了几百年。但是今年清明节,我们遇到的却不是“断魂”的小雨,而是冷空气、沙尘、大风、雨雪等天气,扰乱着人们的心情。

  我国多地现大风扬沙天气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古城西安的市民遭遇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泥雨”。虽然雨水不大,但落在车上、玻璃上的雨滴都变成了泥点儿,户外的汽车淋成了“大花脸”。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土腥味,如果不打伞出门,用不了几分钟,身上全是泥点子。

  其实不仅在西安,昨天,甘肃大部分地区也都经历了大风沙尘天气。

  昨天上午,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颜色,城区的可见度很差。记者因为睡觉前开了一点窗户,早上起来就发现房间的地下和桌子上有一层细细的沙土,空气质量很不好。

  据气象部门介绍,4月1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出现明显沙尘暴天气,金塔县首当其冲,能见度只有800米,嘉峪关、肃北和酒泉也相继出现沙尘暴,能见度在600-900米之间,还有多地出现扬沙和浮尘天气。气象部门介绍,这是今年入春以来甘肃省第一场区域性沙尘暴天气,也是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兰州中心气象台分别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此外,气象预报显示,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甘肃武威、白银、定西、平凉、庆阳这些地方是晴间多云,有4到5级西北风,局部地方还是有沙尘。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甘肃省各地会基本结束这种沙尘天气,气候将转为晴或多云。(记者焦健)

  据了解,此次沙尘暴天气主要影响到甘肃河西地区、内蒙古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中央气象台于4月1日18时发布了今年首个沙尘暴蓝色预警,2日早晨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冷空气的东移南下,使得内蒙古的天气非常不平静,风沙、降温双双亮相。。

  从3月31日夜间开始,呼和浩特市区的风力就明显加大,风力达到4~5级,时强时弱,在高楼之间的一些狭长通道风力更大,迎着风呼吸、说话都比较困难。大风吹散了云层,也吹低了气温。随着冷空气正式造访内蒙古,清明假期的第一天,风沙、降温成了天气舞台的主角。

  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以及锡林郭勒盟西北部有5-6级的西北风,上述地区还伴有扬沙或者是浮沉天气。中西部地区有6到8度的降温。

  这是今年以来内蒙古经历的第三次较大范围的沙尘过程,强度比前两次稍弱。根据近10年沙尘出现情况分析,4月是内蒙古升温速度最快的月份,也是沙尘最为频发的时段。

  内蒙古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室主任李金田:今年的沙尘我们主要考虑与去年基本接近,比历年可能要少一些,全区沙尘次数应该是10次左右。从去年一直到现在,整个沙源附近降水偏少,为沙尘天气提供物质条件。随着后期升温快,大风寒潮天气逐渐增多,沙尘天气的发生还是比较频繁的。(记者杨娜)

  据统计,我国沙尘天气一般集中出现在3到5月,4月最多,3月次之。然而,今年的沙尘天气,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从2000至2011这11年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出现最晚的是2011年,为3月12日,而今年比去年来的更晚,是3月19日。是什么原因造成沙尘天气的姗姗来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专家任福民:我们分析认为,主要还是由于前期气温明显偏低,由于气温比较低,前期降下来的雪都比较完好,还加上有一些冻土的存在,使得不利于起沙。

  随着这阵大风刮过,中央气象台昨晚18时已经解除了沙尘暴蓝色预警。但沙尘暴过后却不是艳阳天。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降雨天气,不过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或阵雨为主。同时南方大部地区气温也将随之出现较明显下降,其中,合肥、南京、长沙等地气温降幅将在10度左右。

  南方清明期间的小雨和降温并不奇怪,但是东北4月的大雪和暴雪就比较罕见了。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开始,东北地区东部将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吉林东部局部地区将有大到暴雪。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