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灾区重建两周年 新玉树正逐渐清晰

2012年04月13日 19: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又是一年春风来。经过两年艰苦奋战,一个新玉树正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初春的玉树,气温尚低,山顶白雪皑皑。从越来越多已经开复工项目的机器轰鸣声中,记者感受到了玉树别样的春暖。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结古镇,满目疮痍。然而,仅仅两年时间,玉树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成片新建的藏式建筑物替代了蓝色的救灾帐篷和板房,新建设的路网已经纵横交错,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民族学校等公共建筑各具特色、分外醒目。

  玉树灾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寒冷,有效施工期短,建材全部依靠外运,灾后重建困难重重。自2010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重建规划起,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场迄今为止人类灾难史上最为艰难、最为繁重的灾后重建行动紧张有序展开。

  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匡湧说,玉树重建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项目843个,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

  如今,一个新的玉树呼之欲出。到去年底,大部分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6所新建学校已经开学,结古镇四横十六纵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实现通车,城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年内可竣工投入运营。

  巴塘曲河东岸的禅古新村,崭新的藏式红顶房屋在蓝天下格外鲜艳。记者来到一户人家,看到藏族小伙周扎多杰和妻儿正在看电视,敞亮的客厅中,42英寸的液晶电视格外显眼。

  “家里有三间房子,一间经堂,都是政府出资建的,我们在这里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怕大风把帐篷吹走了。”多杰的妻子扎西琼扎笑着说。

  目前,在城乡住房建设方面,作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城乡居民住房累计开工37287户,其中农村住房建设任务16710户已全部完工,农牧民已基本入住,部分城镇居民迁入新居。

  在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重建的43所学校全部开工,部分已完工,到8月底可全部交付使用。医院、卫生服务项目、体育场所、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用房等已大部分开工建设;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大部分建成。

  在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建设方面,15个生态畜牧业和15个特色种植业重建项目开工建设,结古镇1286户商铺开工建设,7个大型商场和5个中心商业区项目开工建设。

  在和谐家园建设方面,文物遗产修缮工程方案的设计已经完成,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动工;87座寺院修缮工程全部开工,僧舍完工率达到96%。

  玉树州州委副书记文国栋说,玉树灾后重建在短短两年时间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玉树的根本保证。

  40岁的徐广军,2006年由河南商丘来到玉树做水产生意。地震来袭时,是武警战士将他和妻子从倒塌的房子里救了出来,一无所有的夫妻俩拿着当地武警中队给的600元钱回到了河南。

  一个月后,徐广军借了2.7万元回到了玉树,参与新玉树的建设。

  他告诉记者:“玉树重建也需要我们这样的小商人。玉树虽然艰苦,但有很好的未来,作为一名外来的玉树人,我坚信国家一定会把玉树建设得更美好。”

  目前,已有来自北京、辽宁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水利水电4家援建央企数万援建者,共同奋战高原。根据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家确定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资金为316.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219.84亿元。

  玉树灾后重建今年的目标是:到年底,全面完成玉树地震灾后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实现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运,基本完成市政、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商贸、特色产业、生态修复、和谐家园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确保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

  “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工地上、板房外、帐篷边,到处是这一醒目的标语。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已不遥远。(记者 文贻炜 张春晓)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