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新闻战线深化“走转改”活动

2012年04月27日 14:37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俯下身到基层 媒体更有力量

  上海新闻战线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发言摘要

  “转”是目的 “改”是重点

  编者按 上海新闻战线的 “走转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多有好评。现在的任务是要深化。深化,就要进一步明确“走转改”的目的和重点。

  “转作风”是目的。作风问题,是个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们新闻工作者是否“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百姓冷暖、万家忧乐,是我们的第一着眼点。继承和发扬新闻工作者心系大众、深入群众、沉到基层、身处现场的好作风,是新形势下我们“走转改”的归结点。

  “改文风”是重点。文风问题,不仅是方法论,而且是新闻观。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舆论导向要“入耳、入脑、入心”,都要求我们拜群众为师,用老百姓说的话,写老百姓看得懂、听得进的话。群众语言最生动、最深刻,也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走转改”要落实和体现在“改文风”上,这是时代变化的要求,也是广大读者的期盼,更应当成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努力。

  踏踏实实沉下去 才能写出好作品

  解放日报党政部记者 朱珉迕

  “我们深入调研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通过大量细节和分析,通过故事叙说和观点陈述,努力呈现直观而真实的社会样态,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走”得深入、“转”得扎实、“改”得用心,报道才更有分量,媒体才更有力量。

  作为一名新闻工龄只有3年的年轻记者,我有幸一入行就参加到报社“走基层”的项目和报道中,在实践中经历成长,感受和思考“走转改”对于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深意。

  走穷街串特困户

  入职尚未满月,我就被派往上海援建都江堰指挥部轮岗锻炼。临出发前,报社领导专门嘱咐:没有发稿任务,只管踏踏实实沉下去。“沉下去”,在都江堰,我细心地捕捉各种细节传递出的信息。当时,正值上海援建的22所中小学即将建成交付的冲刺期。我亲眼见到指挥部领导在工地上对事关质量安全的小细节锱铢必较。

  一位项目经理到都江堰一年,却还不知道那个千年古堰都江堰长什么样;一位年轻的援建者好不容易盼到年幼的女儿前来探亲,一个星期时间却只能见上一次面……轮岗结束前,我把一个多月的观察体验写成通讯,一篇还被人民日报头版采用。这段经历给初出茅庐的我带来巨大鼓励:做新闻,一定要沉下去。只有沉下去,才能写出好作品。

  从都江堰回到上海,我又与同事们来到曾以“穷街”闻名的杨浦区定海街道。从2007年开始,党政部就将定海街道作为基层联系点,至今已有5年;新进记者到“穷街”走访,也成了持续多年的传统。

  我自小生长在杨浦区,至今居住在杨浦区,自诩对杨浦的大街小巷都算熟悉。但当我与同事们在居委干部的带领下,沿着昏暗而逼仄的楼梯,侧着身子爬上三层阁楼去看望一户特困家庭时,还是感受到说不出的震动,也意识到:我们对这个地区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了解得实在太少。

  我们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同时开展服务居民的公益活动。党政部与街道共同筹建了《解放日报》读报点。目前,共建的社区读报点已达29个,开展各类活动1832次,21800人次参与活动。街道干部告诉我们,这些读报点使定海的“争吵声少了”,“读报声多了”,“和谐声响了”。

  以定海为个案,党政部长期开展调查研究,推出了一系列反映基层实际、社会发展的深度报道。而对年轻记者来说,与这里的血脉关联更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自己肩上的责任:记者不仅仅是社会变化的观察者、记录者,更应是社会进步的参与者、推动者。

  捕捉细节讲故事

  去年秋天,按照报社的要求,党政部在闵行区浦江镇设立了“走转改”基层调研点。什么是“基层”?“基层”并不只是“穷乡僻壤”,“走转改”也不等于简单地 “访贫问苦”。近年来上海市郊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大型居住区建设不断加快,农田变成了街道,村落变成了社区。从“造房子”到“建社区”,对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提出种种考验。浦江镇建有全市最早一批大型居住社区,也是市郊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剖析这一个案,对进一步建好管好大型居住社区有借鉴意义,而这也正是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

  在近半年的蹲点调研中,我们每周参加浦江镇的党政会议,我们走入世博家园等大型社区,走进社区服务站,走到田间地头,与居民、村民、社区干部、来沪人员等座谈;还寻找“外脑”,向社会学家寻求支持指导……我们发现,这里的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更多与传统社区不一样的难题,政府公共服务也面对着更多的不一致诉求,不同人群的融合需要社会各方更多的智慧。

  今年2月,我们陆续推出了五篇调查报道。在写作上,我们摈弃锦上添花的词藻,而是通过大量细节和分析,通过故事叙说和观点陈述,努力呈现直观而真实的社会样态,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报道刊发后,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闵行区领导立即带领职能部门前往浦江镇进行调研,着手解决群众呼声高的问题,还梳理出新的待解难题……我们感到,“走”得深入,“转”得扎实、“改”得用心,报道可以更有分量,媒体可以更有力量。

  三年的从业经历还只是开始。对“走转改”的粗浅践行,让我一次次地加深了对于“实践出真知”的体认,也加深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基层天地宽,源头有活鱼,对于青年记者,我们要做的,恐怕就是不断地勤奋、不断地深入、上下而求索。

  接“地气”网络新闻冒“热气”降“火气”

  东方网新闻中心总监助理 方翔

  “通过与一线城管队员沟通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和原本想象中不同的城管群体。网络新闻只有接上“地气”,才能冒“热气”、添“和气”,才能祛“邪气”、降“火气”。我们要带着网友的关注关切,去发现去传播社会生活的真情真相,去廓清去校正似是而非的偏见成见,让网络传播更有公信力。

  如今,网络搜索“城管”+“执法”,获得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与“暴力”有关。难道与我们城市生活每天相伴的城管真的都是这样吗?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展“走转改”专题调查采访,通过与一线城管队员沟通交流,了解到了一个和原本想象中不同的城管群体。

  “走转改”的目的什么?当网站安排我以城管执法作为“走转改”的主要条线时,我存在着这样的疑问。在前期准备的时候,看到网上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篇篇充满指责的文章,我的心中更是充满了忐忑,究竟应该以怎么样的一种姿态去采访呢?

  让城管队员讲心里话

  带着种种疑虑,我与同事来到了 “走转改”的第一站——黄浦区城管大队四分队。这支城管队伍主要在外滩风景区进行执法。通过采访,我们得知,原来外滩乱设摊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摊贩将自来水灌入瓶中,冒充名牌矿泉水以每瓶3元的价格卖给外地游客。而正是在城管的努力下,引入正规饮料厂家的流动售贩车,以实价销售,让不法商贩一下子就没有了市场。如果不是走基层,这样的情况我们是难以了解的。

  徐汇城管南站分队女子执法班组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殊荣。为了亲身体验她们的工作,我与女子执法班组首批队员祁玲一起巡逻,也聊起了家常。她就住在我所在小区附近,离辖区距离很远。每年春运时候,城管队员要上早班,她为了能够赶上每天的早班,天天睡在单位的办公桌上,一睡就是半个月。

  我们还花了很多时间在浦东新区执法支队督查(机动)一大队所辖的区域内蹲点。第一次去联系工作时,他们召集了13个分队的负责人一起参与讨论,这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看到我和同事年纪都不大时,有点不以为然。但当我们将之前准备的资料以及在外滩等地采访的情况与大家交流之后,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各个分队的队长都邀请我们去他们那里走走看看。我意识到,记者要善于从采访对象的角度去思考,特别是要能够理解他们的不易,这样才能让采访对象把你当做朋友。只有采访对象说出心里话,才能找到新闻的源头活水。

  带着网友关注发现真相

  在“走转改”报道中,网络媒体也体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点。首先就是快速发稿,第一时间可以将核实的新闻事实进行发布。其次是“让图片说话”,这一组城管系列报道中,每篇文章至少配4—5幅照片,与网上流传的一些“野蛮执法”的照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很有说服力。我们的报道不仅被北京、贵阳、大庆等各地城管网站转载,也被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大量转载,让网民们对城管队员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网站还发挥海量集纳的优势,将散件的报道通过专题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现出来。

  通过自己亲身的采访经历,我真切地体会到,网络新闻媒体虽然依托数字技术、虚拟空间,但其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发扬“走转改”精神,只有接上“地气”,才能冒“热气”、添“和气”,才能祛“邪气”、降“火气”。我们要带着网友的关注关切,深入实践一线,与基层群众交心,去发现传播社会生活的真情真相,去廓清校正似是而非的偏见成见,让网络传播更有公信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真诚播讲 做“家门口”的百事通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 王海滨

  “《直通990》开播以来,除了每天节目直播中的上千条短信、微博以外,共解决听众来电、短信求助困难4000多人次。我们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挖掘有上海特色的深入基层的方式,找对门、俯下身、沉下心、蹲得住、坚持好,然后产生信任、产生互动、产生新闻。

  刚刚开播的时候老有人问:《直通990》是档什么节目啊?一年快要过去了,现在老是有人来诠释:《直通990》是一档怎样怎样的节目……如果做一个明晰的诠释:这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民政局联手开办的一档关注社情民意的公益类民生节目,为群众搭建一条政策咨询、排忧解难的互助通道。开播以来,除了每天节目直播中的上千条短信、微博以外,共解决听众来电、短信求助困难4000多人次。

  找对门还要蹲得住

  一年来,我们认识了68岁的晚期肿瘤患者何先生,这位有着三十年海上生涯的老医生为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自愿捐献眼角膜;我们知道了一位82岁的老战斗机飞行员十几年来捐助十几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清贫生活的故事;我们还碰到了盲人徐先生为陪伴自己30年的收音机无处修理而发愁时,志愿者张先生自愿登门为其修理的故事……在节目中,每天生动真实的故事感动着我们,“家门口”的新闻也吸引了大量的听众。

  今天网络催生的自媒体(包括微博等)实际上极大抬高了第一手新闻的成本。地方电台有两条路可以考虑:一条是推动新闻评论,掌握第一时间的解释权。另一条是将本地民生新闻做到极致,成为“家门口”的百事通。没有走基层的动力和实践,就将被家门口的受众抛弃。

  走基层不等于走底层。我们确实要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挖掘出有上海特色的深入基层的方式,找对门,然后产生信任产生互动产生新闻。还要坚持,“俯下身、沉下心、蹲得住、坚持好”。

  嫁接更多社会资源

  “走转改”的过程中要回答一个必须回答好的根本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们在节目策划执行过程中,明确媒体应作为社会建设的展示、沟通、交流平台,依靠政府、社团、企业、群众等不同资源嫁接,完成为人民服务的终极目标。

  正是在政府、社团等帮助下,《直通990》节目建立了疑难杂症解决工作小组,以及专家支持系统、个案管理支持系统、社工介入流程等,使得个体、家庭和社区的各种生活难题获得解决可能。

  我们还尝试发挥媒体的平台作用。比如走进社区举办“上海市社区纳凉晚会”,六场同时举办、六个街道数千名市民参加,创造和谐社区氛围;2012年元旦,在全上海组织100个家庭对100个家庭的送温暖活动;2012清明爱心祭,50名相互陌生的《直通990》听众自愿参加,为无主骨灰举办了一场没有亲人的祭奠仪式……

  所有这些活动,《直通990》都明确自己的媒体平台位置,力求更好传达社会需求,呼唤更多资源对接,最终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说出老百姓的语言

  《直通990》的听众总爱说:我喜欢听你们的声音,我喜欢你们声音的真诚,我喜欢在你们的声音中沐浴阳光。这是市民对节目是否关注民生冷暖、喜怒哀乐的最直接评价。听众随时用脚投票,不喜欢就关机或者换频道。你有没有讲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是不是实事求是地说话,是不是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这些细节上的讲究让节目更加生动、更富激情、更有感染力。

  在直播过程中,有几次让自己落泪。比如自愿为江西罹患脑瘤的女孩捐献熊猫血的安徽小伙子,他淡淡的话语“我就是熊猫血,你们不用找了”,让人动容;上航飞行员在直播中找到第一代战斗机驾驶员,两人隔空敬礼,互道珍重,让收音机前的听众潸然泪下……这一年下来,我们深刻感受到:想要让自己的语言清新朴实、鲜活生动起来,就应该从群众语言中获取智慧、受到启发。

  2012年4月,我来到中南海紫光阁,和来自全国的99个公益慈善项目和个人代表一起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心里明白,这一荣誉是因为《直通990》,因为《直通990》的听众。我们将继续关注市民反映的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继续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呼唤形成“一人有难大家帮”的良好氛围,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找回职业“本能”做“眼高手低”新闻

  新闻晨报社会部记者 徐喆

  “从去年6月一个读者投诉开始,直到今年3月1日上海轨交启动地铁站出入口加装雨棚工程,晨报和雨棚“耗”了足足9个月。一个小雨棚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城市在发展中,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课题。要努力做一种“眼高手低”的新闻,“眼高”是指着眼点高,有大局观、大视野;“手低”则是指着手点低,要具体、聚焦。

  从去年6月一个读者投诉开始,直到今年3月1日上海轨交启动地铁站出入口加装雨棚工程,晨报和雨棚“耗”了足足9个月,共刊发近2万字稿件。

  这组系列报道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只有深入“走转改”,才能懂得怎样站在一座大城市的立场上,去理解一个小雨棚背后的复杂性,进而通过建设性的报道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一个小投诉引发大调查

  系列报道,最早源于一个小投诉。2011年6月雨季,一个读者致电晨报夏令热线:轨交9号线嘉善路站2号口因未加装雨棚,他没出站就被雨水淋了个全身湿透。

  这个线索引发晨报编前会热议,聚焦3个问题。首先,嘉善路站不“戴帽”给乘客造成不便;其次,不“戴帽”是一个普遍问题;最后,这样一个民生问题,地铁运营方如何回应,怎样解决,可以通过报道持续关注。

  按照报社部署,社会新闻部成立专题报道小组,兵分两路,一路去嘉善路站,一路去了解面上情况。我和同事赵磊前后一共去了3次嘉善路站,早、晚高峰各一次,听了站长、值班人员、乘客等各方意见。第3次,事先听好天气预报,在大雨来时到现场亲身体验。此后,晨报记者又分别调查了全市15个地铁站点,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条地铁线路,有些站点“戴帽”,有些则没有;同一个站点,有些出入口“戴帽”,有些则没有。

  对此,地铁运营方回应:“戴帽”需要“规划、协调及许可”。最初觉得,一个小雨棚的问题怎么就那么复杂。此后随着了解深入,才晓得,事情确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多方协力推动“戴帽”

  晨报记者再次到嘉善路站了解到,“戴帽”难,主要难在与附近大厦业主协调。其间,晨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分析地铁“戴帽”的利弊、成本和可行性,还邀请市人大代表一起实地调研。最后这些都形成稿件,一一刊发。

  2011年8月,地铁方约见晨报记者表示,已将“戴帽”列入专项整治项目,“有条件安装雨棚的出入口一定会全力落实安装”。不过,最初的 “导火索”——9号线嘉善路站却没有名列其中。原来,9号线建设之初,考虑到2号、5号口附近业主曾为此作出牺牲,各方达成“君子协定”:只从地下过,尽量“少出头”。

  为了能让这两个出入口尽快“戴帽”,地铁运营方首先找了2号口附近商家和业主。来来回回2个月,对方答应,“造吧,反正自己也是乘客”。5号口这一栋楼的业主前后拒绝3次。最后,见到地铁运营方锲而不舍,物业代表态度松动了。

  截至今年3月,9号线嘉善路站出入口 “戴帽”问题解决一半,全市其他47个车站年内将完成“戴帽”。

  小雨棚背后有大道理

  曾几何时,不少记者习惯于“网来网去”,不仔细核实信源,不爱去现场。而这次“走转改”报道,是在帮记者找回一种职业“本能”。

  通过“走转改”,晨报记者得以思考小事件背后的大问题,并尝试给出一种解决之道。一个小雨棚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城市在发展中,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课题。加装一个雨棚,牵扯多方利益:地铁、乘客、业主、景观、交通等等。“解决之道”,涉及情理、诚信、包容、谅解。好在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沟通、协调甚至妥协,各方终于取得共识: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不能让出入口存在安全隐患。

  接下来,新闻晨报将以这个小雨棚报道为契机,继续深化“走转改”报道。要努力做一种“眼高手低”的新闻,“眼高”是指着眼点高,有大局观、大视野;“手低”则是指着手点低,要具体、聚焦。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