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应对周边海洋挑战应突破维权与维稳思维

2012年05月28日 13:0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周边海洋挑战势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应坚持“持久战”,强化海洋战略运筹,突破“维权”与“维稳”的思维定势

  2012年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年,也是中国的龙年,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凸显,海洋争端风波四起,一些邻国与域外大国相互利用,中国崛起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一是美国紧锣密鼓调整亚太海洋战略,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举行海上军演,策划首次美日韩联合军演,宣布明年春天在新加坡部署多艘濒海战斗舰、加紧介入南海,启动美军轮流驻防澳大利亚北端达尔文港,决定将美驻扎日本冲绳的海军陆战队9000人转移到关岛、澳大利亚与夏威夷,以退为进地“重新平衡”西太平洋三大“岛链”布局,竭力强化亚太海洋霸权。

  二是中国当面的三大海域皆不平静。在南海,菲律宾公然挑战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菲与越南极力强化对中国南沙群岛的非法侵占,美国与日本等趁机趟浑水;在东海,日本右翼分子上演“购买”中国钓鱼岛的丑剧,日自卫队还就“夺回钓鱼岛”制订作战方案;在黄海,中韩渔业纠纷不断,中国渔民正常作业一再遭到韩国海警的暴力袭扰。

  与此同时,作为当今世界的海洋霸主,美国原本长期置身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外,习惯了逍遥法外和为所欲为,但近期迫于世界格局与全球海洋战略态势的新变化,明显加快了加入《海洋法公约》的步伐。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近日发表演讲大谈加入该公约的“战略好处”,强调“现在是美国在谈判桌前拥有一个席位、充分承担起一个全球领导者的角色并加入这项重要公约的时候了”。

  中国在周边海洋骤然面临诸多挑战的背后,三个深层次因素正在起作用。首先是“周边两对矛盾”,即中国与某些邻国的矛盾、中美矛盾。某些邻国与美国相互利用,企图联手对付中国。其实,两对矛盾性质不同:中美并无海洋主权矛盾,只存在竞争海权或海洋影响力的矛盾,某些邻国挑起与中国的所谓海洋领土主权矛盾,要比海权矛盾更为复杂、棘手、激烈。

  其次是“亚太二元结构”,即亚太经济与安全结构相互脱节甚至对立,体现为一部分国家“经济发展靠中国、安全保障靠美国”,尤其是在海洋安全上。根源是这些国家虽在经济上与中国有共同利益,但自认为在海洋领土主权上与中国存在利害冲突。该矛盾易被美国利用。

  再就是海洋合纵连横复杂,三方博弈加剧,亚太海洋新格局浮出水面。竞争的一方是极力维持亚太海洋主导权的美日同盟,另一方则是努力维护海洋正当权益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有一方则是韩国、东盟以及印度等,其虽在向美日同盟一方靠拢,但并不固定。

  周边海洋挑战势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少不了会有惊涛骇浪与险滩暗礁,应坚持“持久战”,强化海洋战略运筹,突破“维权”与“维稳”的思维定势,避免“龙困浅滩”,实现“龙归大海”。应对海洋挑战韬略有六:

  一是填补战略空白,厘清海洋战略轻重缓急,以海洋经济与科技战略、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战略、海洋外交战略为三大支柱,充分运用包括海洋法在内的国际法。

  二是区别对待周边三类海洋力量。美国仍是海洋霸权国,中国则是海洋后起与崛起国,中美需达成海洋战略谅解,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美国亦须尊重中国在自己“家门口”的海洋权益,探索中美协调机制,把握中美海权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日本、俄罗斯、印度属于海洋强国,拓展中俄、中印合作,控制中日竞争;日本、菲律宾与越南等是与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国家,处理双边关系须心中有数。

  三是区分中美与中邻海洋矛盾,争取中美邻三方海洋博弈的主动权。既要防止过于突出中邻海洋矛盾,以至于把邻国完全推向美方;又要避免夸大中美海洋矛盾,导致中美陷入海洋对抗,以至于邻国趁机利用中美矛盾。

  四是分类处理海洋争端、不搞“一刀切”。围绕岛礁归属所引发的领土领海主权争端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需坚决而有效扞卫;因为彼此“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所引发的海域划分争端,及其派生的渔业与油气矿产资源争端,坚持由争议双方谈判协商解决;对由海盗等所引发的航道安全问题,强调应通过区域多边合作来解决。

  五是与时俱进地调整“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十二字方略。处理新时期海洋争端,可强调“主权当然在我、阶段性保持争议、抓紧自主开发、强化危机管控”。

  六是健全海洋经略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执法、外交、军事等手段,强化部门统筹协调、中央与沿海省份统筹协调,形成维护拓展海洋权益的整体合力,适时设置集中与专门负责海洋事务的权威国家机构。□(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文/陈向阳)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