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新社、四川媒体共话走转改经验 构建长效机制

2012年07月12日 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四川媒体共话走转改经验构建长效机制
图为《华西都市报》编委周琪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商报》编委何小梅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浪 摄
图为《成都晚报》编委张旗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7月11日电(记者刘贤)由中国新闻社组织的“走转改”理论研讨会11日在成都温江区举行。本次会议力求对“走转改”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深化对“走转改”活动的理性认识,努力构建“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在会上,中新社与《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四川媒体代表共同分享了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经验。

  中新社总编辑章新新在会上指出,在“走转改”活动开展过程中,作为主要从事对外报道业务的中新社,逐渐形成了六个“结合”的基本经验,即“走转改”与改进对外报道方式相结合,与重大对外报道选题相结合,与提高新闻采集能力相结合,与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请(海外华文媒体)进来(回内地采访)”相结合。

  《成都晚报》编委张旗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该报记者编辑在基层挂职村官、在街道办事处驻点采访、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以多种方式走基层,切实转作风、改文风的体会。

  张旗还指出,有的年轻记者对改文风有误解,经常使用“有木有”等网络语言,以为这样做就是鲜活,实际上这是不符合新闻语言规范的。年轻记者更需在“走转改”活动中进行锤炼,了解“走转改”的精髓,新闻报道效果如何更取决于能否抓取更多、更生动的事实,语言则要更精练、更准确。《成都晚报》为此专门为记者编撰了采访手册,将各种报道要求进行细化。

  《成都商报》编委何小梅表示,报社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走转改”活动,解决群众难题,完善评奖和采编规范等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职业精神的报道队伍。

  何小梅说,《成都商报》要求编委会成员必须亲自带队,采写稿件,并与年终考核挂钩。报社还将摄影技巧、标题制作等新闻实务编辑成集,供记者借鉴学习。

  《华西都市报》编委周琪表示,报社将进一步深化对“走转改”活动的理性认识,构建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的采编体系,完成以一般基层体验式报道为主,到便民服务性报道为主,再到以发展性、建设性报道为主的提升过程,从而将“走转改”活动不断推向持久深入。(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