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价宣传片,“扬名”还是“毁名”

2012年07月31日 09:2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即使政府确实需要宣传片,不仅宣传资金要纳入预算接受人大审议,而且要按照规定招投标以防腐败;即使需要文化名人来撑场面,也应该通过正当渠道与名人进行合作,而不是通过腐败中介

  铁道部花费1850万元拍摄宣传片未按规定公开招标被审计署报告不久前披露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随着事件不断发酵,铁道部、张艺谋和宣传片的制作公司饱受公众质疑。记者调查发现,张艺谋收取250万元税后酬劳,内部人士透露,1850万投资中700余万元成了回扣(7月30日《经济参考报》)。

  审计署的一纸报告“拔出萝卜带出泥”,不仅让铁路宣传片投资总额曝光,而且还披露该片未经公开招标,并指出未达到预期效果。这根奇怪的“萝卜”引发各方关注后,不但带出回扣等黑幕,还有意外收获,牵出一对腐败夫妻——铁路部门宣传官员陈宜涵与其丈夫、铁道部运输局车辆部副主任刘瑞扬。

  据相关报道,陈宜涵因天价宣传片被调查,调查人员在其家中查获超过1000万元的现金和至少9件北京市房产证——“本想抓小虾米,没想到捞了大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铁路宣传片的“功劳”着实不小,让回扣内幕见光,让问题官员显形,也让政府部门宣传片运作的潜规则被公众认识。

  显然,如果不是审计署出手,这部“天价宣传片”很有可能不会变成“腐败宣传片”,回扣等问题依然隐藏得很深。如今,这部“天价宣传片”非但没有让相关部门扬名,而且还让相关部门自毁声誉。这部宣传片宣传什么内容,舆论似乎已经不太关注了,因为该片的腐败问题远比宣传内容更值得关注。

  尽管对这部宣传片深入调查之后收获很大,但还有很多问号有待拉直。譬如,业内人士称该片十几万元就可以制作完成,除张艺谋250万元酬劳(税后)和117.8万元税款之外,其他资金流向哪里?仅仅是内部人士透露的700万元回扣吗?再比如,究竟有多少官员从这部宣传片中拿走回扣,都是谁,分别拿走多少钱?

  又如,这部宣传片未按规定公开招标,谁为这件事拍板的,谁又为1850万元支出签字同意的?还比如,张艺谋回应天价宣传片时称,提过意见未参与拍摄,那么,支付张艺谋的几百万元是用于提意见的费用,还是包括导演、拍摄费用?如果张艺谋未参与拍摄,该片署名“导演张艺谋”,岂不是拉大旗以欺骗公众?

  显然,这部宣传片暴露的各种问题,不仅折射出某些部门有很强烈的政绩宣传欲望,而且是权大于法,不按规定招标;某些官员搞宣传不仅有名人情结,而且在政府部门与文化名人之间还存在腐败中介。一部投资1850万元的宣传片,700余万元回扣(或许不止这个数)就占了很大比例。可见,政府消费的水分很严重。

  有专家对此指出,除依法追缴违规资金外,还应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涉及滥用职权的,应移交司法机关。这样的建议值得参考。而笔者想说的是,除以前在海外播出的国家宣传片外,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是否有必要拿财政资金拍摄各自的宣传片值得思考。因为政府在国内根本不用宣传片宣传自己,公众心里自有一杆秤。

  即使政府确实需要宣传片,不仅宣传资金要纳入预算接受人大审议,而且要按照规定招投标以防腐败;即使需要文化名人来撑场面,也应该通过正当渠道与名人进行合作,而不是通过腐败中介;而且,该宣传什么、面向谁宣传,一定要有明确思路。如果花费巨大成本却被审计署评价为未达到预期效果,就属于浪费资金。

  喜欢宣传自己的有关部门要意识到,制作宣传片只有通过合法渠道、合理成本、独到内容才能达到宣传、扬名的目的;反之,很可能是自毁名声,留下骂名、笑柄不说,很可能还要付出法律代价。今天,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地方喜欢宣传,如果不吸取铁路宣传片的教训,迟早要被审计或其他部门“拔出萝卜带出泥”。(张海英)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