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政治学者探讨“合作保卫南海主权”

2012年08月07日 1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贵阳8月7日电 (记者 刘舒凌)大陆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世洋等多位学者在贵阳举行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呼吁两岸携手保卫南海主权。刘世洋指出,政治、军事、外事等领域合作的敏感性、难度或许较高,但两岸可从学术性、经济性、功能性等领域切入。

  全国台湾研究会、全国台联、社科院台研所合办的第21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大陆方面与会者有5篇论文探讨南海或钓鱼岛议题。

  就南海问题,刘世洋指出,1949年以后,两岸当局的政策均坚持南海主权,并曾多次共同保卫主权。

  仅军事方面就可举出三事例,1974年大陆在西沙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台湾军方开放封锁近30年的台湾海峡,帮助东海舰队军舰开赴战场;1988年,中越在赤瓜礁发生冲突,南海舰队经台方默许在太平岛停留一星期并进行物资补给;1995年,中菲爆发“美济礁事件”,台方发表声明声援大陆,坚持历史性水域主权绝不改变。

  当前,南海问题事涉两岸政治议题,牵动区域内各方。刘世洋概括两岸合作所面临的障碍为三方面:首先,台湾当局意愿不够强烈。其次,民进党明确通过台湾“立法院”等平台反对两岸南海合作。最后,美国在所谓“重返亚太”战略下加紧介入南海问题,极力反对两岸合作。

  鉴于南海合作不仅捍卫主权,还将增进两岸情谊与政治互信。刘世洋建议,两岸应少说空话,齐心合力先收“外帐”;选择若干可行的合作项目,由浅入深逐步深化两岸南海合作;主权问题上两岸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资源开发上可灵活沟通。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崔萍和研究生金苏源合作的一篇论文,系统梳理两岸自1949年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政策。这对师生在研讨会上指出,双方政策在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两岸都主张中国拥有对南海的主权,对于“共同开发”具共识,都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

  文章指出,现今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相似的立场和新的两岸环境为两岸南海合作打下基础。

  不过,台湾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率指出,台湾当局对目前与大陆就南海问题进行合作持“比较顾虑的态度”,主要因为美国、日本和东盟国家担心两岸联手与之对抗;而台湾在军事、政治、经济关系上相当依赖美国、日本,也希望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

  王高成近年曾发表多篇涉及南海议题的学术论文,今年6月作为台方学者团成员赴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他指出,台湾学界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来自绿营学者及部分倾向台当局立场的蓝营学者,认为两岸不应在南海问题上合作;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起码可以在非传统安全议题方面进行有限度合作。

  王高成倾向认为,两边可从学术交流开始,并在人道救援、打击海盗和恐怖主义威胁、渔业资源开采、生态维护等非传统安全议题上探讨比较务实可行的合作。

  事实上,今年7月举行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南海问题学术研讨会发布了“共同意见”,就两岸南海合作的思路、领域、发展方向等提出具体建议。王高成的观察是,台湾当局对该建议没有积极回应,但不表示一定拒绝,“他们可能还在评估、观察这样一个事情”。(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