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协同应对灾害“绝对化” 让城市“有生命”

2012年08月10日 10: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上海这个濒江临海的特大城市,最担心的就是风、暴、潮、太湖洪水,更怕的是它们“三碰头或四碰头”

  京津冀大暴雨刚过去,“苏拉”、“达维”双台风又向我国沿海逼近。江南人印象中梅雨期的“绵绵细雨”,似乎正在被一场场“要么不下,要下就下得狠过头”的集中强降雨所取代。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城市的软肋遭遇到这种极端天气,马上就会产生灾害的倍增放大效应,最终的灾情往往出乎意料,这就是大城市特有的“高影响灾害事件”。

  作为特大城市,上海已专门成立了城市气象的研究机构,对之进行“专门的攻关”。

  城市,一个特点鲜明的区域,不仅人口高度密集、楼宇高度密集,而且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频繁。

  全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占陆地总面积4%的城市里。有专家判断,到2030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将有3个居住在城市。

  城市化会给天气带来什么?进而会给城市灾害和城市防灾带来什么?

  “城市的形态变化及大气动力系统的变化,会形成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和热环境。这些因素反馈给天气系统,就会带来城市局地天气的新特征。”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谈建国向本刊记者解释。

  他进一步阐释,如今城市天气过程中的能量集聚和释放,往往会有“绝对化”的趋向。要热,就持续高温,“热得不转弯”;要下雨,往往是局地强对流、强降雨,小时雨量“让你吓一跳”。谈建国称之为:城市与天气正在互动。

  今年上海入梅后的前两场降雨,就把常年的梅雨量“下掉了一半”。局地、短时间、高强度,这几个特征对城市安全来说,威胁较大。

  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专家在预报的实践中体会很深,台风、暴雨等天气过程,越是接近大城市,其路径、走向及强弱就越是“不确定”,往往有“极细微的因素在里面”,是城市所特有的。

  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已决定在上海率先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其中“城市气象”这个国际性的前沿课题将是“重中之重”。

  让城市“有生命”

  如果要让城市的发展可持续,就要让城市“有生命”。只要是生命体,那就一定是个综合体,“是多个面相的统一,地上地下的关节要打通,城市管理的硬件与软件要匹配,天人要合一”。受访专家说。

  那么,城市这个“多面体”如何形成,其间的和谐度又怎么达成?受访专家说,要从一次次灾害中挖掘真正的经验和教训,让自己的认识不断地充实与深化,让自己的应对办法越来越多。城市安全,不要幻想“预定和谐”,也不要期盼有“现定的完善的方案”,只能老老实实地“吃一堑长一智”,向自然和城市的运行规律学习。关键是态度老实,不取巧,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全力落实。

  以上海为例,这个濒江临海的特大城市,最担心的就是风、暴(暴雨)、潮、太湖洪水,更怕的是它们“三碰头或四碰头”。在城市安全格局中,城市的防汛排水体系地位十分重要。上海正在全面思考相关体系的“再完善”,其中的关节点还是“多侧面的统一,绝不能单打一”。

  受访专家说,首先是防汛排水设施的硬件建设,“也并不是做一个规划、排几个项目、列几笔投资那样简单”,需要与城市总体建设节奏与格局、设施管理运行等多侧面统筹协调。

  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人士介绍,上海市规划雨水排水系统365个,服务面积853平方公里,规划泵排能力4140立方米/秒。截至目前,已建雨水排水系统255个,占总数的69.9%;服务面积为564平方公里,占总数的66.2%;现状泵排能力2850立方米/秒,占总数的68.8%。现有排水管道总长约1.1万公里。

  未建成的雨水排水系统,主要集中在上海中环线以外。在下一步防汛体系“再完善”的过程中,将结合城区旧区改造等城市建设进程,把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好。部分城郊结合部和郊区新城的建设中,要注重“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不能忽视地下排水网管的建设,不能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防汛专家还认为,防汛设施不能一建了之,一时覆盖不了的薄弱环节也不能“干等着”,挖掘潜力也很重要。

  河道问题也是大城市的一大共性问题。城市发展占地与保持足量的水面积是一对矛盾,而一旦实现了“矛盾统一”,那将是城市理念的提升。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章震宇说,河道不仅具有景观、生态、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调节暴雨洪水的功能。

  灾害应急管理:多灾种协同

  “同样的雨,不同的灾”;过去的单灾种,变成如今的多灾种。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么复杂的难题。

  在不久前的一次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张嘉毅举了一个1977年上海特大暴雨的例子。

  当年8月21日晚到22日晨,在上海北部地区出现了上海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400毫米以上雨量的笼罩面积约230平方公里,东到吴淞,西到南翔,南到彭浦,北到罗店。暴雨中心在宝山塘桥附近,最大降雨量达591.7毫米,其中12小时降雨量达567.6毫米,最大的1小时达147.3毫米。

  当时这场特大暴雨造成了大范围的严重积水,是上海地区历史上最严重的涝灾之一。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

  张嘉毅说,当时上海的宝山、嘉定等地,还基本是郊区农村地区,以农田为主,灾种比较单一。如果这场上海有记录的最大暴雨下在今天,那结果会怎样?现在的宝山和嘉定地区,都是上海的新兴城市化地区,人口结构和经济布局,已今非昔比,肯定会带来多灾种的综合灾情。

  多灾种的协同,已引起防灾人员的极大关注,这也是灾后应急体系的关键。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一场比较单纯的暴雨,目前需要考虑的方面已经可以“列出一个长串的表格”。其中,下立交、地铁、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城市结构中的“新兴部位”,都已上升为“重点防范和应急抢险的对象”。

  此次“苏拉”、“达维”双台风向我国沿海逼近之时,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防汛排水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强应急联动,确保超强降雨下,下立交等低洼道路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地下设施将重点落实对暴雨积水、雨水倒灌的防范措施。

  本刊了解到,自1993年开通至今,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以年均超过两位数的百分比大幅度增长,轨道交通日益成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的比例不断增长,目前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35%左右。

  “地铁淹不起,防汛措施要不断跟上,甚至应该准备几套方案、几套设施。”受访专家说。

  在专项的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中,一旦出现地铁事故,仅现场处置这一环,就需要有“多灾种的综合思维”:应向乘客及时告知事态信息及防灾避险事项;应急救援总队开展人员搜救,卫生部门及时进行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组织力量进入事发运营现场,加强客流应急疏散秩序的引导和维护;15分钟内调集车辆至指定地点,将滞留人员运送至其他公交枢纽或未受影响的轨交站点,并根据需要向出租汽车企业发出调车指令;维持事发站点周边秩序,进行疏导、指引,并接受各类问询。

  上海还在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修编完善,实施动态化、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预案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下立交进水、航班延误等影响公共安全的情况,相关部门将完善细化抢排积水、交通管控、旅客疏导等“衍生”环节防范方案的互相衔接。上海每年都会遭遇“台风高发期”,防台风预案要针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台风到来前,以“防”为主,重点是防强风、防暴雨、防大潮、防高空坠物、防树木倒伏、防建(构)筑物倒塌;台风到来时,以“避”为主,以不死人、少伤人为重点,按预案落实人员的转移撤离和船舶的进港避风;台风过后,以“救”为主,全力抢险救灾。

  在这方面,上海有一个全球的示范性项目,那就是“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基于这一系统,气象、防汛、卫生、交通、市政、应急办等多部门将联手综合多灾种信息,实现多部门的联动防灾,实现多层次的应急响应,面对各类气象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

  在这一预警系统之下,上海应对灾害的测、报、防、控各环节的部门将合作,重点监控风灾、海洋气象灾害、细菌性食物中毒、电力能源安全、雷电灾害、强霾、热浪与健康等城市公共安全领域,推出14个子预警系统,及时作出预报预警。□记者 李荣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