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海外学者纵论中共引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策(3)

2012年08月20日 14: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全球治理 平衡发展——格局调整之势

  危机爆发、繁荣退去,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这些矛盾相互交织作用,呈现复杂多变景象。在被学者所形容的全球化“黄金10年”之中,信贷的急速扩张令世界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也透支了增长潜力,掩盖了深层次矛盾。横向看,世界经济南北失衡未因全球化明显改善,鸿沟反而加大;纵向看,一些发达经济体错失结构性调整良机,危机爆发导致民众福利水平倒退。

  从某种意义上说,2011年成为世界经济的“拐点”,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达到平衡。对于深刻变革中的世界经济而言,通过全球治理实现更平衡发展正当其时。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建立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使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世界各国。携手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21世纪成为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世纪。

  洪平凡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同时提高了自己在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提高了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他说,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二十国集团在通过合作与协调应对金融危机、避免世界经济陷入又一次“大萧条”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二十国集团已基本取代了只有主要发达国家参与的“七国集团”,成为协调世界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主要国际平台。

  费尔南德斯说,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地位有所提升,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这些机构的发言权得到扩大,在确定贷款和扶持项目时能更多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倾斜,表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建立国与国之间平等关系有着重大意义。(执笔记者:刘云非、谢鹏;参与记者:汪平、赵旭、刘向、乔继红、李志晖、赵乙深、魏良磊、蒋旭峰)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