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击公安特警大比武:还原北京地铁劫持人质案等

2012年09月07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武警大比武:5特警推10吨重防弹车40米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网9月7日电 狙击枪远距离射击硬币及0.8毫米细丝、模拟受伤后以弱手动态射击、1.5厘米窄缝内精准击中目标、55米高楼快速索降、快速对嫌疑人实施精准卡点封控……据公安部网站消息,经过紧张的预赛、半决赛,全国公安特警2012红蓝对抗比武总决赛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7个特警合作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优秀特警队员同场竞技,进行了综合体技能、特警搏击、多种武器实弹射击、突击攻坚等四个科目的冠亚军决赛,展示了狙击枪精度射击、卡点封控、处置突发事件等精湛技能。

  随着发令枪响,10名特警队员从55米高楼上快速索降,在一连串高难度的腾挪跳跃、推拉托举过程中,红蓝两队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团结协作,最终红队以微小优势获胜。射击场上,男女两组队员在剧烈运动、模拟受伤等复杂情况下,表现出超强定力和精准枪术,枪响靶落,特别是来自北京特警总队的女队员鄢慰巾帼不让须眉,取得佳绩。

  在令人屏息的精度射击科目中,还原“7·19”北京地铁劫持人质案件、广西来宾劫持大客车案件等实战案例,设置烛光、细线、摇摆、移动、双歹徒模拟靶等各种高难靶标,特警狙击手均准确命中,场上响起阵阵热烈掌声。在昏暗的室内,发生“劫持人质”案件,5人特警突击小组经过侦察,迅速作出战术部署,协同作战发起强攻,准确识别并击中“歹徒”,“人质”安全获救。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在全国公安特警普遍开展“特警五项”实战训练的基础上,由各地比武产生的优秀特警队员参加的总决赛。为深入落实《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特警队正规化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公安特警队建设座谈会精神,不断提高公安特警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真正打造“公安尖兵”,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公安部总结实战经验教训,制定《“公安特警五项”训练科目纲要》,并部署各地开展“2012红蓝对抗比武”活动。

  此次活动是公安特警成立7年来举行的首次全国性比武活动,也是继2011年全国公安特警汇报演练后又一次大练兵汇报展演。不同于以往,本次活动从公安特警防暴处突实战需要出发,综合了体能与智能、技术与战术、尖子与全员、单警与队组、人员与装备等不同方面的多项训练科目需求,提炼出能够集中反映公安特警实战需要的“公安特警五项”科目,以赛促练,在比武中进一步提升全国公安特警实战技能。7月以来,全国公安特警队依托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比武竞赛活动,分为各地普训选拔、7大特警合作区比武选拔、全国比武竞赛三个阶段进行。此次比武活动中,共有来自环首都区、东北区、苏浙皖沪区、中部区、泛珠三角区、西南区、西北区等7个特警合作区200余名特警参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公安特警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自200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特警队伍”的总要求,全面推进特警队正规化建设,打造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公安尖兵。目前,全国共已建成特警队上千支,其中,公安部重点指导建设的公安特警队39支。公安特警队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历练,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支具有特殊技能、拥有特殊装备、能够快速反应、整建制跨区域调动,执行攻坚克难任务的精锐力量。组建以来,公安特警在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安保以及抢险救援、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了重大考验,在抗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害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7年来,公安特警队共有16个集体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英雄集体荣誉称号,209个集体被授予省部级荣誉称号,622个集体受到三等功以上表彰,833名个人被授予中央和省部级荣誉称号,12592名个人受到三等功以上奖励,先后涌现出沈战东、谭纪雄、潘琴等一大批特警英模和李连生、顾国方、李志广、虞宏伟等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以及北京特警总队等一大批英雄警队。

  本次活动聘请40余名国际国内知名裁判执裁,确保比武活动专业水准和公平公正。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