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省城故事)长春:给万栋老楼“穿上棉衣”

2012年09月17日 1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长春9月17日电 题:长春:给万栋老楼“穿上棉衣”

  中新社记者 史峻峰 贺宝庆

  2012年初秋的一个清晨,长春市南湖新村居民李林凯被楼下一阵喧闹惊动,到外面一看,大批苯板等建筑材料堆满楼前空地,几十名工人在忙活着,搭支架、绑安全绳、运材料……

  李林凯告诉老伴:“咱家这老楼也要‘穿棉袄’了,今冬咱们不会挨冻了。”

  工人们从楼顶顺吊篮而下,熟练地将一张张厚厚的苯板贴在楼体外侧,楼下空地上也渐渐聚集一大群居民围观,对“穿上棉衣”的老楼充满期待。

  当下,这样热闹的施工场面在长春市随处可见,堪称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就是最近几年在长春市乃至整个吉林省都在实施的暖房子工程,老百姓习惯称为‘给老楼穿棉衣’。”长春市市容综合整治行动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世忠告诉中新社记者。

  中国的东北冬季漫长,一年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供暖期。供暖,一直是摆在东北各个城市政府面前一项最大的民生课题。

  2009年,吉林省遭遇一场50年不遇的寒冬,让这个民生课题的解决更显急迫。在长春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低10摄氏度,最低至零下37.5摄氏度。

  李林凯所居住的楼房房龄已经有34年,墙体老化,保温性能不好,在这一年,家里最高温度仅有16摄氏度。已经年过七旬的李林凯和老伴在家也得穿着棉衣棉裤。“晚上看电视得捂得严严实实。”李林凯说。

  当年,和李林凯有同样境遇的人不在少数。根据长春市的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老旧楼超过1万栋,涉及居民近百万户。

  2010年,长春市开始由政府出资实施“暖房子”工程,让这些老旧楼里的居民可以过上“暖冬”。王世忠所在的部门就是这项工程的直接参与者。

  “暖房子工程形象地说就是给房子穿棉袄。同时配合热源能力建设、供热管网改造和房屋密封,使其达到保温效果。”王世忠解释说,这些房子居住者大多以中低收入者为主,在当前,给这些房子做保暖是最经济,也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

  2010年和2011年,长春共投入2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1660余万平方米、3442栋楼房的改造,使得27万户居民、80万人直接受益。

  家住在长春二道区万通小区的石秀英就是受益者之一。这个回迁户为主的小区,修建于2000年,一直都面临着供暖难题。在2009年最冷的那个冬天,石秀英将自己心爱的君子兰花送到弟弟家,避免在自家冻坏。

  2011年,万通小区做好了“暖房子”工程。

  石秀英在家度过了一个“暖冬”。她对中新社记者说,现在屋内的温度提升了4—5摄氏度,小孙女已经两岁多了,小家伙冬天在家也不用挨冻了。

  “屋里暖了,我们的心也暖了。”说起这项民生工程,石秀英连连称赞。

  让石秀英高兴的不仅是“暖房子”,还有小区面貌的改变。当地政府在为万通小区做完暖房子工程的同时,还将原有的“老旧散”小区改造成了花园小区。景观树、衣物晾晒架、分类垃圾箱、欧式路灯……重新装饰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长春市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工地。”王世忠介绍,全市190个标段,2086栋民居,总计1000万平方米的暖房子改造正在进行,1万余名建设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确保这些楼房最晚在10月底前全部完工。

  “未来长春还将完成4000万平方米的暖房子改造,预计将使200万人直接受益。”王世忠说,长春被称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让市民能暖暖和和地过冬,这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